洞源山
一名鬼谷山。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寰宇记》 卷107信州贵溪县: “ (藐姑山) 南十里为洞源山,一名鬼谷山。有鬼谷洞,好事者深入其中,约行四里,至洞尽处有小洞可通鬼岩。” 《明一统志》卷51广信府: 鬼谷山 “道家第十五洞天。山有苏秦台、张仪井,世传鬼谷子尝居此”。
古山名。又称鬼谷山。在今江西省贵溪市南。为道教第十五洞天。
一名鬼谷山。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寰宇记》 卷107信州贵溪县: “ (藐姑山) 南十里为洞源山,一名鬼谷山。有鬼谷洞,好事者深入其中,约行四里,至洞尽处有小洞可通鬼岩。” 《明一统志》卷51广信府: 鬼谷山 “道家第十五洞天。山有苏秦台、张仪井,世传鬼谷子尝居此”。
古山名。又称鬼谷山。在今江西省贵溪市南。为道教第十五洞天。
三国蜀汉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四十里汉阳镇。《华阳国志·汉中志》:汉德县“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有阁尉,桑下兵民也”。南朝梁废。古县名。三国蜀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属梓潼郡。两晋及南
①即今广东高州市西沙田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西之下四十里沙田墟。”②即今广西贺县西南沙田镇。明置沙田寨巡司。③即今广西玉林市南八十里沙田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郁林州图:南有沙田墟。
①隋开皇三年 (583) 改通井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大业初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大历二年 (767) 属遂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射洪县。②元至元十
即今河北临城县东北二十八里东鸭鸽营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 55 临城县图: 东北有东鸦鸽。京汉铁路在鸭鸽营站有支线至临城煤矿。
隋开皇元年(581)置,在今陕西西安市北。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三里,东接灞河,西连汉长安城,北枕渭水。唐名禁苑。隋开皇元年(581年)置,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北。东西长二十七里,南北宽三十三里,东接灞河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治所在并州(后改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龙门山、稷山、绛县、垣曲一线以北及陕西佳县以北地区。金天会六年 (1128) 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治太原
在今江西横峰县东北。《清一统志·广信府》:汾水岭关“在兴安县东北九十里。北走安徽婺源之间道。今为汛守处”。
东晋元熙元年(419)侨置,属司州。寄治荥阳郡荥阳县(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废。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广州左卫“在府治北。又有广州右卫在左卫之西,俱洪武八年建”。
隋开皇十一年(591)改遂城县置,属藤州。治所即今广西苍梧县(龙圩镇)。大业初属永平郡。唐改为戎城县。古县名。又作戎城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遂成(城)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南。属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