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巍县
即落巍县。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西。《寰宇记》 卷168归化州: “洛巍,西二十五里,管 一村。”
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西北古州西,属归化州。北宋属宜州所领羁縻归化州,庆历四年(1044年)废。
即落巍县。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西。《寰宇记》 卷168归化州: “洛巍,西二十五里,管 一村。”
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西北古州西,属归化州。北宋属宜州所领羁縻归化州,庆历四年(1044年)废。
1941年改和靖设治局置,属焉耆专区。治所在和通苏木 (今新疆和静县)。1959年改为和静县。旧县名。1939年由和通县改名,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驻地和静镇。1965年更名和静县。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七里。《宋史·宁宗纪》: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三月,“利州统制王逸等率忠义人复皂郊……忠义人十万余出攻秦州,官军继进,至赤谷口,王逸传(刘)昌祖之命退师,且放散忠义人,军大溃”。
①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境。东汉灵帝末年侨置于新丰县(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十四里),属京兆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省入新丰县。太和九年(485)复置,迁治司马村(今临潼县东三十二里泠川河畔)。北
唐置,属羁縻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洛岩西。属桂州所领羁縻蕃州。宋属宜州所领羁縻蕃州,元废。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三十里,与儿街镇境内。《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指封山,“相传汉武南巡还,登复览山,见此山峻拔,因指示群臣,拟封为霍岳之副,故名”。
在今西藏巴青县东玛荣。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外番》。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 主峰海拔1174.8米,为全县最高峰。 《清一统志 · 宁国府一》: 黄㟋山“在泾县东南六十里。高五百丈,亘十余里。群峦叠嶂,雄镇一方,县治祖山也”。
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北。《资治通鉴》:刘玄更始二年(24),刘秀率军自蓟(今北京城西南隅)南返,“晨夜南驰,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芜蒌亭,时天寒烈,冯异上豆粥”。即此。在今河北省饶阳县东北。刘玄更始二年
即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 东南十二里金余乡。清光绪 《通州直隶州志》 卷1: 东 “五十里曰金余镇”。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天成寺北。又名西台。相传为唐李靖舞剑台。明 《帝京景物略》 卷8: “逾四岭而西者,李靖庵。有峰,高二里,顶广四丈而平,李靖舞剑台。靖往战高丽,过此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