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泸水

泸水

①即今江西安福县城北泸河。《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安福县: 泸水 “在县城北。发源卢萧山,东流与王江合,又会泰和县之禾水而入赣江。亦谓之卢溪”。

②指今四川之雅砻江。《元史·地理志》 建昌路泸州: “州在路西。……有泸水,深广而多瘴,鲜有行者, 冬夏常热, 其源可鸡豚。”

③指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方舆纪要》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泸水在 “司南十里。源出番界流入境,又南流入金沙江,至废黎溪州而接马湖江”。《新唐书·韦皋传》: “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 (韦) 皋济师”,桥建于泸水上,因名,此桥在今西昌市西十里。

④即今雅砻江下流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一段金沙江。在四川、云南二省间。汉至唐称泸水。《后汉书·西南夷传》: 建武十九年 (43),遣刘尚率军 “度泸水入益州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即指此水。《水经·若水注》 引 《益州记》: “泸水源出曲罗,巂下三百里曰泸水。两峰有杀气,暑月旧不行,故武侯以夏渡为艰。”唐代,泸水又分东泸水 (今雅砻江)、西泸水(今安宁河)、南泸水 (今金沙江),合称三泸水。《旧唐书·玄宗本纪》: 天宝十年 (751) 夏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官军大败,死于泸水者不可胜数”。此指南泸水。


(1)古水名。(1)指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汇合雅砻江后一段。《后汉书·西南夷传》:建武十九年(43年),遣刘尚率军“渡泸水入益州界”;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皆即此。(2)元代对今雅砻江的称呼。(2)金沙江的古称。(3)今水名。古名庐水。在江西省中西部。禾水支流。因流经安福县,又称安福水。源于九龙屿高天岩,向西南再转向南流,于吉安市曲濑入禾水。长155千米,流域面积 3381 平方千米。富水力资源,建有大型水库。禾都镇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鸡陂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水经·淮水注》:大漴陂“水出分为二流,南为肥水,北为鸡陂。夏肥水东流,左合鸡水,水出鸡陂”。《新唐书·地理志》下蔡县:“西北百二十里有大崇陂,八十里有鸡陂,六十里有黄陂,东北八十

  • 博望滩

    即瞿巫滩。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瞿巫滩,即下瞿滩也,又谓之博望滩。” 《舆地纪胜》 卷182云安军: 博望滩 “在县西三里。《荆州记》 云: 张骞奉使西域于此覆舟,亦

  • 西周申国都邑。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诗经·大雅·崧高》: “亹亹申伯,王瓒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又 《小雅·黍苗》: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 《水经·比水注》: 谢水 “出谢城北,其源微小,

  • 成都府

    唐至德二载(757)以蜀郡为玄宗“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撤销京号,为剑南四川节度使治。治成都县、蜀县(后改华阳县,今四川成都市)。宋为成都府路治。蒙古入蜀改为成都路。明复改

  • 金瓦山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清一统志 ·施南府》: 金瓦山 “在恩施县东四十里。崖石鳞次,如屋瓦而色黄”。

  • 百泉河

    一名㴲水。又名湡水。即今顺水河。源于今河北邢台市南百泉,东北经南和、任县,注入大陆津。《寰宇记》卷59邢州龙冈县:“百泉河在州东南八里,水自平地而出,其泉无数,故曰百泉。是澧河之上源也。

  • 平乐侯国

    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四十里。昭帝元年(前86)封梁敬王子迁为平乐侯。东汉省。西汉建昭元年(前38年)封梁敬王子迁置,治今山东省单县东。东汉废。

  • 浮浓岭

    又名附农山、芙蓉山。在今安徽无为县北六十里。为巢湖市、无为县界岭。《水经·沔水注》:“江水自濡须口又东,左会栅口,水导巢湖,东径乌上城北,又东径南谯侨郡城南,又东绝塘径附农山北。” 《方舆纪要》 卷2

  • 竹园村

    即今云南弥勒县南六十六里竹国镇。清设巡司于此。民国改置县佐。

  • 锡伯山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乌拉河下游西侧巴拉富山。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锡伯山在“三姓界,距吉林城东北一千七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