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法相岩

法相岩

即宝方山。又名宝胜山、资胜山。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二里。南宋嘉定年间知武冈军姜桐 《法相岩小记》 载: 山有法相寺。以寺得名。


又称宝胜山、资胜山、宝方山。在湖南省武冈市资江南岸。古木参天,石壁陡峭,多天然石灰岩洞。“武冈十景”之一。宋时以山上有法相寺得名。据《大清一统志》载:“宝方山,在武冈州东南五里,一名宝胜山,亦名资胜山,又名法相岩。”《大明一统志》载:“宝方山有岩洞八所,曰栖真、上屏、太保、朝阳、迎阳、芙蓉、隐仙、花乳,其中龙甲神像,皆滴乳所成。”洞外摩崖刻有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金刚经偈语40字,隶书,吴中作。宋楼钥书“碧玉簪”三字,笔势遒劲。洞口及石壁上明清石刻甚多。


猜你喜欢

  • 马头嶷寨

    在今河北抚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马头嶷寨在“县北二十里, ……皆民堡”。

  • 槐花铺

    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北槐花乡。北宋置怀化镇于此。清嘉庆 《四川通志》 蓬溪县: 槐花铺 “在县北三十里”。

  • 泄水

    相当于今安徽霍邱县东之东汲河。《水经·泄水注》: “泄水出博安县,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西北入于淮。”古水名。据《水经注·泄水》,自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分沘水(今淠河)西北出,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即今

  • 南新城郡

    南齐改新城郡置,属梁州。治所在房陵县 (今湖北房县)。梁复为新城郡。

  • 白云县

    北周天和元年(566)改武乡县置,属褒中郡。治所即今陕西汉中市东北武乡镇。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 九年(626)废。古县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改武乡县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东。属汉

  • 柳子山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水经·沔水注》:“沔水又东合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 《舆地纪胜》 卷80襄阳府: 柳子山 “在襄阳县北七里。襄河、檀水出其下。又有柳子水,梁简文为州,日泛舟穷柳子之源”。

  • 快当帽子

    即今吉林通化县(快大茂镇)。《清史稿·地理志》:通化县旧设马拨,“又由快当帽子西南行, 曰高丽墓、头道沟等达怀仁”。“快当帽子”(快大茂),满语意为“常青的树林”。

  • 朝天堤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 朝天堤 “在州西五里古龙关下。永乐间,知州樊继修筑。今亦名樊公堤”。

  • 西仁州

    唐贞观元年(627)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改为奉州。

  • 朱亭镇

    即今湖南株洲县(渌口镇)南六十四里朱亭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朱亭镇“相传朱子访张南轩于此”。原属湘潭县,清雍正六年(1728)移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