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源

河源

指黄河河源。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境。《尚书·禹贡》: “道河积石,至于龙门。” 源出今青海积石山。西汉时,以为河源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汉书·西域传》: “河有两源: 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 此伏流说,后人早已斥其非。唐时,以河源在今青海中部巴颜喀喇山。《新唐书·吐蕃传》: 刘元鼎曰,紫山 “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行益远,它水并注则浊,故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元至元十七年 (1280)都实奉命往求河源,进行实地考察,认为河源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沮洳散焕,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群流奔辏,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剌脑儿,自西而东,连属吞噬,行一日,迤逦东骛成川,号赤宾河”。清康熙年间,又对河源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地形,绘入舆图,定阿尔坦河 (今约古宗列曲) 为黄河正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多次进行实地考察,认为河有三源: 北源名扎曲,西源名约古宗列曲,南源名卡日曲。其正源,据历代探源结果,有二说: 一说为约古宗列曲,发源于雅拉达泽山; 一说为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喇山的各姿各雅山北麓,汇流入扎陵湖和鄂陵湖。


猜你喜欢

  • 齐郡

    ①西汉改临淄郡置(旧说秦即称齐郡),治所在临淄县(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青州、临朐、广饶等市县地。旋改为齐国。元封元年(前110)复为郡。东汉改为国。东晋时又改为郡。北魏时移治

  • 吾溪

    即浯溪。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之浯溪。唐上元中元结罢道州归,爱其山水,因家焉。亦名漫郎宅。《方舆胜览》卷25引宋陈衍《题浯溪图》云:“元氏始命之意,因水以为浯溪,因山以为吾山,作屋以为吾亭。三吾之称,我所自

  • 雷翥海

    即今哈萨克斯坦境之咸海。一说即里海。《水经· 河水注》: “河水与蜺罗跂禘水同注雷翥海。……河步罗龙骑,佛到渊上浣衣处,浣石尚存。其水至安息,注雷翥海。” 《旧唐书·突厥传》: “西突厥本与北突厥同祖

  • 小关子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9竹溪县“君店砦”条下:“《志》云,县西境有小关子。”与今陕西镇坪县、四川巫溪县接界。

  • 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八十里嘉义镇。1938年1月,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从湘鄂赣边区开赴抗日前线,留下的一百四十多名战士和军属在此成立了 “新四军平江通讯处”。1939年6月12日,蒋介石指使杨森部袭击

  • 百脉水

    在今山东章丘市治(明水镇),即绣江之源。《水经·济水注》:百脉水“出土鼓县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寰宇记》卷19章丘县:“百脉水在县(指章丘县旧治)北十步,阔三丈。按晏谟《齐记

  • 朗宁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北那龙镇。贞观六年 (629) 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右江

  • 中都

    ①春秋晋邑,后属赵。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左传·昭公二年》: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晋平公“执诸中都”。《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伐取赵中都、西阳”。均此。秦置中都县。②春秋鲁邑。

  • 铁叶 (葉) 尔里克叶 (葉) 克岭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 冲巴噶什部布鲁特牧地 “自铁叶尔里叶克岭北而东尽图舒克塔什卡伦北三日程地”。

  • 洞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钟离县置,属湖州。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大业初废入上马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钟离县置,治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属昌州。大业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