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北道

河北道

①唐贞观元年 (627) 置,为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因在黄河以北,故名。开元后治所在魏州 (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北京、天津二市及河北、辽宁大部,河南、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

②1914年由豫北道改置,属河南省。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境约当今河南济源以东,内黄、滑县、封丘以西黄河北岸地区及河北武安、涉县、临漳等县地。1927年废。


(1)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开元后治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四省市大部,河南、山东二省古黄河以北地区。(2)1914年6月由豫北道改名,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属河南省。辖汲县、武陟、安阳、汤阴、临漳、林县、内黄、武安、涉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浚县、滑县、封丘、沁阳、济源、原武、修武、孟县、温县、阳武等县。辖区约当今河南省济源、孟州二市以北,内黄、滑县、封丘三县以西黄河北岸地区,及河北省武安、陟县、临漳等市县地。1927年废。


猜你喜欢

  • 思恭县

    唐武德元年 (618) 析阆中县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二龙镇。七年 (627)省入阆中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阆中市东南。为阆州治。七年废。

  • 巨里城

    又名巨合城。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后汉书·耿弇传》:建武五年(29),张步将费邑守历下,“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邑趣救,弇“即分三千人守巨里, 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城,大破之,

  • 沙木河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百十里。《方舆纪要》卷118保山县:沙木河“自顺宁府流入,合铅山涧水,汇流三十里入澜沧江”。

  • 固尔图

    即今新疆乌苏县西二百里古尔图。清道光《新疆识略》 卷2库尔喀喇乌苏: 固尔固台 “西至精河所属之托多克台六十里”。

  • 庄浪厅

    清置,属凉州府。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南。1913年裁入平番县。

  • 五福宫山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通远门附近。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7重庆府巴县:“《志》云:五福宫乃城中最高处,俯窥阛阓,坐带江流矣。”

  • 妫州

    唐贞观八年(634)改北燕州置,治所在怀戎县(今河北涿鹿县西南石灰窑)。长安初移治今怀来县东南旧怀来。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及怀来、赤城、崇礼、张北、怀安、涿鹿等县地。天宝元年(742)改为妫川郡,乾

  • 张岳镇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北张岳村。《清一统志·蒲州府》:张岳镇“在猗氏县东二十里”。

  • 天威城

    在今河北井陉县北十六里威州镇。《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天威城,“宋初置天威砦于此,寻曰天威军。熙宁八年,移井陉县治焉。金初置威州亦治此。……今亦谓之威州城,又名威州堡,亦曰井陉店”。

  • 七里滩镇

    一名七里头。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七里滩镇“旧为盗贼出没之所。向有巡司。嘉靖中移置于保康县之常平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