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头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东汉改为沙头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属酒泉郡。东汉改为沙头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东汉改为沙头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属酒泉郡。东汉改为沙头县。
即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南。即“辋川(1)”。
即“虾蟆陵”。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本西汉董仲舒墓,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马,故名;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马,因以为名。俗称虾蟆陵。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
明置,属儋州。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北南罗镇。
在今湖南洪江市境内。《明一统志》卷65辰州府:双石崖“在黔阳县(治今黔城镇)南九十里。有二石对立,又名屏风崖。三面如一,传言石根随水高下,土人神之,舟楫莫敢忤犯。本朝景泰间,苗寇弗靖,人皆避其上,因筑
在今广东揭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揭阳县: 黄岐山在 “县北十里。上有石湖,四时不竭,绝顶又有石浮图,下有二岩,东曰竹冈,西曰松冈,皆有洞壑之胜”。
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百益乡。《清一统志·鄜州》:百益堡“在洛川县东南一百里”。
即今河南卫辉市东北三十里上乐村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边马驶及上乐村,距汲城三十里”。
在今甘肃礼县西十里。清光绪 《甘肃新通志》 卷7: 金瓜山 “前连小峰,上有石微指之即动,力撼之不动,土人谓之悬忽石。对面有高峰,苍松万株”。
西魏置,治所在丹水县(今河南淅川县西六十五里寺湾村)。北周废。
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四十里。《汉书·地理志》: 北海郡桑犊县 “覆甑山,溉水所出,东北至都昌入海”。《水经·巨洋水注》: 溉水 “出桑犊亭东覆甑山……北径斟亭西北。……溉水又北径寒亭西,合白狼水”。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