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 (新安镇) 西北固戍。元 《大德南海志》 卷10: 东莞县有固戍角巡司。明洪武间移今市南福永镇。
唐武德二年 (609) 置,属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贞观十年 (636)移治今县西南龙洋乡 (洋木桥)。先天元年 (712) 改为盈川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彭水县置,
即今江西上饶县东北沙溪镇。《清一统志·广信府二》:沙溪砦“在上饶县东五十里,路通闽浙。旧有巡司,明洪武中革,今有兵戍守”。
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资治通鉴》: 南朝宋泰始三年 (467),沈攸之奉诏攻彭城,“攸之至焦墟,去下邳五十余里”。《宋书·沈攸之传》 作 “迟墟”。在今江苏省宿迁市西北。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年),沈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西部、哈萨克斯坦南部之塔拉斯河。《清一统志·伊犁》: 塔拉斯河 “在伊犁西北,吹河西南三百余里。源出天山北额得墨克岭,初分四水,北行三十余里,合流北注,东西汇入之河凡十余道,支河交会之
西汉置,属长沙国。治所即今湖南邵阳市。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为昭陵郡治。西晋改邵陵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邵阳市。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先后为零陵北部都尉、昭陵郡治。西晋太康元年(280年
即今浙江苍南县东南五十里大渔镇。《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平阳县:大、小渔野二寨“在(金乡)卫东南,连坐海滨,倭由此犯卫城”。
在今广东广州市光塔路。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寺内主要建筑有看月楼、礼拜殿及光塔。光塔初名怀圣塔,高36.3米。塔身呈圆筒形,用砖砌筑,内有暗梯,可供上下
①春秋狄人所建。又称鲜虞国。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初期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市)。公元前406年为魏所灭。寻又复国,迁都灵寿(今灵寿县西北)。公元前323年与韩、燕、宋同时称王。公元前296年为赵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复兴场)。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4:李焘《朐忍记》:“闰月一日泊舟云安之西三十里万户驿下横石滩上。土人云,今驿之左右朐忍之故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