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水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禾水。《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永新水“在府南。源出永新县界,流入境,至韦家渡,安福水自安福县流入焉,即泸水也,又东流四十里至府南十五里大皋渡而入赣江”。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禾水。《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永新水“在府南。源出永新县界,流入境,至韦家渡,安福水自安福县流入焉,即泸水也,又东流四十里至府南十五里大皋渡而入赣江”。
隋置,属辽西县。即今辽宁义县东南石佛堡南王民屯。《新唐书·地理志三》 幽州幽都县:“隋于营州之境汝罗故城置辽西郡,以处粟末靺鞨降人。”唐置汝罗守捉于此。在今辽宁省义县东南、王民屯西大凌河西岸。唐置汝罗
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东、婺江东北岸。南朝齐隆昌元年(494)东阳太守沈约建。初名玄畅楼,唐时更名八咏楼。南宋李清照有《题八咏楼》诗。今楼系明万历时重建。旧称玄畅楼。在今浙江省金华市区西南隅。南朝齐隆昌初
即今河北大城县西南三十六里留各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河间县图:东北有刘各庄。
古辰州境五条水的总名。《水经·沅水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后汉书·马援传》 章怀太子注引郦注作“
元至顺二年 (1331) 置孟绢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泰国北部。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后废。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四十里。明于此置巡司。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补仁”。
明洪武初置,属永宁卫。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南福全。清顺治十四年 (1657) 废。明洪武初置,治今福建省晋江市东南福全。属永宁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三十八里六村乡温邢堌。有清道光年间 “温氏祠堂” 一座。1928年初,共产党在祠内建立沙区农民协会,遭到反动民团的镇压。但为后来的沙区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为沙区革命根据地之一。
北宋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1)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部、盐池东岸。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郭,人口 3760。古称东躲,因村庄毁于山洪,在旧址之东另建新村,故名东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