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安城

永安城

①唐置,属巂州。在今四川越西县南。《新唐书·地理志》:达仕城“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至永安城,城当滇笮要冲”。

②即今北京市昌平县城。《方舆纪要》卷11:“明景泰初筑永安城,徙长陵、献陵、景陵三卫于城内。三年,(昌平)县亦迁治焉。正德八年改为州治。”即此。

③一名女王城。在今湖北黄州市北。《寰宇记》卷131黄州黄冈县:永安城“即楚相黄歇所都。隋改黄州为永安郡取此为名”。清光绪《黄州府志》卷3黄冈县:永安故城“在县北十里。即邾县故城。旧以为黄歇所都,非也。黄歇封春申君,初封淮北十二县,后徙封于吴,见《史记》,安得在此?或谓楚王以此封女。今名女王城”。

④在今陕西三原县北五十里,北魏孝昌三年(527)毛洪宾于此立义栅与萧宝寅作战,俗谓之洪宾栅、洪宾堡。永安元年(528)置北雍州治此。永熙元年(532)将州治迁往杏城,于旧城设永安镇。


(1)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北。相传为楚相春申君黄歇之都。隋为永安郡治所。(2)即今山西省霍州市。东汉为永安县治,北魏又为永安郡治。东魏置永安戍于此。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宇文宪攻北齐,拔洪洞、永安二城,即此。(3)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宋太祖之父葬此,名永安陵。(4)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南永安。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守备防守,雍正九年(1731年)移合浦县丞驻此。


猜你喜欢

  • 令居县

    西汉武帝时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城附近。昭帝始元六年(前81)改属金城郡,为护羌校尉治。后迁治今古浪县西。东汉元初二年(115)复迁旧治。西晋废入西都县。十六国前凉复置,属金城郡。建兴四年(

  • 小铜山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铜山乡。《寰宇记》卷130建安军永贞县:“(唐)广陵监、丹阳监并置在县郭,每岁盐铁使铸钱一万一千余贯。”并称“铜山及小铜山并在县西北八十里”。《舆地纪胜》卷38真州:小铜山“在扬子县

  • 桂阳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桂阳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平阳县 (今湖南桂阳县)。洪武九年(1376) 改为桂阳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桂阳路为府,治平阳县(今湖南桂阳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境

  • 微阳县

    西晋武帝改建始县置,属上庸郡。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南朝梁废。古县名。西晋武帝时以建始县改置,治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属上庸郡。南朝梁废。

  • 刑军县

    北魏太武帝置,属伍城郡。治所即今山西乡宁县西南五十二里西坡镇附近。太和二十一年(497)改为平昌县。古县名。北魏太武帝置,治今山西省乡宁县西南城里。属五城郡。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为平昌县。

  • 南塘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南塘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县治西 “四十五里南塘墟”。

  • 黄洞山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归善县: 黄洞山在 “府西三十里。山深远,旧为贼巢。弘治十一年,御史万祥言,惠州有黄洞山贼即此。山脉蜿蜒而东,至府西十里为新村岭,郡邑之屏障也”。古山名。

  • 明岨山

    在今陕西彬县水帘乡明岨山麓。《清一统志·邠州》: 明岨山 “在州西十里。其麓有水帘洞,洞中有水流出。相传唐贞观中凿山为连珠小窍,形肖飞阁。每岁元宵,居民率张灯于此以祈年”。

  • 蚕尾山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3东平州: 蚕尾山在 “州 (今州城镇) 北三十里。联络望山、卧牛诸山。下有小洞庭湖。又有黄华山、凤山,在其左右,群峰环抱,为州之胜”。

  • 击蓼寨

    又作吉了寨。北宋置,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