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八十里。明置视渡口巡司。《方舆纪要》 卷80茶陵州: 视渡口镇,“ 《志》云: 州境有花石、虎背、严河、古城、老虎、白石、高水、仙女、会仙、磨石等十寨,俱元末州民避兵处”。
在今广西藤县城北流河畔。宋初建于东山山麓,后迁今址。《舆地纪胜》 卷109藤州: 浮金堂“在镡津县 (今藤县) 衙东山”。宋苏轼被贬儋州 (治今海南儋州市西北中和镇),获赦北归,从北流乘木筏至镡津县
在今湖北鄂城市西北长江南岸。《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徐文盛军贝矶,任约帅水军逆战, 文盛大破之”, 即此。《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贝矶北,庾仲雍谓之沛岸矣”。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方舆纪要》卷116定远县:自久寨“在县东紫甸乡。明朝永乐初,蛮酋自久险犯顺处”。
又名金紫山。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北隅。明洪武 《无锡县志》 卷2: 金匮山 “周回数十丈,当邑之中,邑之主山也。世传有金匮藏书于山下,为无锡之巨镇,故名”。清置金匮县以此为名。
即今山东禹城市西北二十六里张庄镇。清光绪《禹城县乡土志》:由县治出西门西北行,官道上有张庄。集镇名。在河北省望都县城东北部。属赵庄乡。人口 5100。以姓氏得名。产小麦、玉米、棉花、辣椒。有制砖、粮食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乡,清道光《定州志》卷6乡约:“邢邑镇属大场里,在州城南,至州五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邢邑,人口 8650。战国苦陉县治,唐改名陉
在今四川阿埧县境。清雍正元年 (1723)置郎惰寨土百户。
①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东关镇西北,裕溪河东岸濡须山上。三国吴诸葛恪筑,隔濡须水与七宝山上的西关相对。《三国志·魏书·齐王芳传》:嘉平四年(252),征南大将军王昶等征吴,“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
①三国蜀置,为梁水郡治,旋废。西晋永嘉五年 (311) 复置,仍为梁水郡治。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南朝梁末废。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南宁州。治所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南旧州。七年 (624) 为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