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格登山

格登山

在今新疆昭苏县西南特克斯河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 卷4: “格登本山名。准语,格登,脑后骨高之象,山形拱起如脑骨然,故名。” 《清高宗实录》 卷490: 乾隆二十年 (1755),清军进占伊犁,“达瓦齐拥众万人后负格登山崖,前临泥淖,驻营固守,……阿玉锡等突入贼营冲击,出其不意贼众惊溃,自相蹂躏,达瓦齐仅率二千余人窜去”。即此。二十五年 (1760) 建 《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于此。


古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西中俄边境处。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将军班第等平伊犁,击达瓦齐于此。


猜你喜欢

  • 阙摩山

    在今云南澄江县东五里。《清一统志·澂江府》: 阙摩山 “在河阳县东五里。岩穴幽胜”。

  • 蒙石埲

    即今贵州荔波县。旧置土巡检。清乾隆二年 (1737) 荔波县迁治于此。

  • 明江厅

    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置,属太平府。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以明江为名。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东部地。1912年改为明江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因明江

  • 青山峡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青铜峡。《水经·河水注》: 河水东北流,“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即“青铜峡”。

  • 马门江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之南流江。《资治通鉴》:唐咸通四年(863),南诏陷交趾,蔡袭“幕僚樊绰携其印渡浮江”。胡三省注:“自白州博白县西南百里下北戍滩,出马门江,渡海,抵安南界。樊绰携印渡处,即此江。”

  • 马王堆

    在今湖南长沙市东郊。原以为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墓葬, 1972—1974年相继发掘, 先后出土三座西汉墓葬,系西汉初期长沙国相軑侯家族墓地。

  • 人荒寨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南。《明史·李应祥传》:“王廷瞻抚蜀时,尝遣副将吴子忠击破丢骨、人荒、没舌三砦,诸酋乃降。”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南。明万历六年(1578年),杨一桂言人荒等寨屡为边患,即此。

  • ①春秋时纪邑。后入齐。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三十里瓦城。《春秋》: 庄公元年 (前693),“齐师迁纪郱、鄑、郚”。《方舆纪要》 卷36昌邑县 “訾城”条: “鄑亦读訾,本 一城也。唐武德二年置訾亭县,属

  • 寺头镇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北十里寺头村。因有保宁寺而得名。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北有寺头镇。②即寺前镇。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里寺前镇。在山东省临朐县西部。面积153.6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

  • 三汇口

    即今四川开县西三汇口乡。清咸丰《开县志》卷3:三汇口“离城一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