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口水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五龙口镇附近。亦名枋口堰水。《方舆杨要》 卷49济源县: 枋口水“沁水渠也。在县东北三十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旧以枋口为门故名枋口。…… 《胜览》 云: 枋口水,隋卢贲、唐温造俱于此开渠灌口亦名广济渠”。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五龙口镇附近。亦名枋口堰水。《方舆杨要》 卷49济源县: 枋口水“沁水渠也。在县东北三十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旧以枋口为门故名枋口。…… 《胜览》 云: 枋口水,隋卢贲、唐温造俱于此开渠灌口亦名广济渠”。
隋大业七年 (611) 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永清县西北五里通泽村。隋末废。古县名。隋大业七年(611年)置,治今河北省永清县西。属涿郡。隋末省。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大陵庄。北魏废。古县名。又称大陆县。汉置,治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北。属太原郡。东汉因之。西晋属太原国。北魏废。境内产铁,西汉置有铁官。东汉末年,久居塞内的匈奴族,分
在今河南沈丘县南老城南二里。旧产乳香,故名。明置巡司于此。
西周封国,在今山东莒县西南。古国名。西周封国。在今山东省莒县西南。《国语·晋语八》:叔向谓赵文子曰:“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茆,设望表,与鲜牟守燎,故不与盟。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越南北部莱州附近。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莱州省莱州市附近。属益州郡。东汉废。
一名建溪。即今福建北部之闽江。《明史·地理志》 福州府闽县: “南有闽江,亦曰建江,自南平县流入府境。”
即皈乐墟。在今广西百色市北永乐乡一带。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凌云县图: 南有皎乐墟汛,有把总驻防。
①在今山西应县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大同府》:龙首山“在应州东北三十里。一名边耀山。高峰相接, 长二十余里, 上有神农庙”。②在今辽宁铁岭市东。明《全辽志》卷1铁岭卫:龙首山“在城东二里, 上有龙王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国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
又作昌八里、昌八剌、掺巴里。即今新疆昌吉市。《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彰八里“至元十五年,授朵鲁知金符,掌彰八里军站事”。即此。即“昌八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