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州

松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置,治所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县部分地。十一年 (591) 废。

②隋开皇九年 (589) 置,治所在澧阳县 (今湖南澧县东南)。寻改为澧州。

③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嘉诚县 (今四川松潘县)。《旧唐书·地理志》 松州: “取州界甘松岭为名。” 《新唐书·地理志》 松州: “以地产甘松名。”天宝元年 (742) 改为交川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松州。盛时辖境相当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及青海久治、玛曲一带。广德元年 (763) 以地属吐蕃。

④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松阳县 (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辖境相当今浙江松阳县。武德八年 (625) 废。

⑤蒙古中统三年 (1262) 置,属上都路。治所在松山县 (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明初废。

⑥元于故松州置,属松潘宕叠威茂州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明洪武十二年 (1379) 兼置松州卫。二十年 (1387) 废。


(1)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义阳郡置,治澧阳县(今湖南澧县澧水南太和村)。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澧县一带。旋改澧州。(2)唐武德元年(618年)析扶州、会川地置,以甘松岭为名。治嘉诚县(今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松潘、黑水等县地。贞观二年(628年)置都督府,都督羌族部落崌、懿、嵯、阔、麟、雅二十五羁縻州,仪凤二年(677年)都督三十州,天宝十二载(753年)都督一百零四州。广德元年(763年)地入吐蕃。(3)唐武德四年置,治松阳县(今浙江遂昌县东南)。八年废。(4)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置,治松山县(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小城子屯)。至元二年(1265年)省县入州。明初废。


猜你喜欢

  • 汉德县

    三国蜀汉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四十里汉阳镇。《华阳国志·汉中志》:汉德县“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有阁尉,桑下兵民也”。南朝梁废。古县名。三国蜀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属梓潼郡。两晋及南

  • 龙泉窑

    在今浙江龙泉县南九十里大窑等处。为宋代著名瓷窑。创始于五代,至南宋鼎盛。清中期转衰。

  • 利和县

    又作和利县。唐显庆二年(657)析通轨县置,属当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天宝初属江源郡,乾元初复属当州。广德后地入吐蕃而废。古县名。唐显庆三年(658年)置,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北。属当州。广

  • 坭陂墟

    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南二十里兴宁江右岸泥陂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兴宁县图: 县东南有坭陂墟。

  • 曾家岩50号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1938年底,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秦邦宪、邓颖超等到重庆后,正式组成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任书记。为便于工作,周恩来以个人名义租下这幢楼房,作为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

  • 合河关

    ①在今山西兴县西北裴家川口。《元和志》卷14岚州合河县:合河关“在县北三十五里”。《资治通鉴》:唐开元九年(721),“先是,叛胡潜与党项通谋,攻银城、连谷,据其仓庾,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大破

  • 建阳卫

    明建文四年 (1402) 置,属直隶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后废。明建文四年(1402年)置,治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属南京。后废。

  • 马头关

    在今浙江德清县南马头关村。《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马头关在“县(治今武康镇)南三十里。路出余杭,为往来之径道”。

  • 双洎河

    上游为溱、洧二水,合流为双洎河。《方舆纪要》卷47洧川县:洧水“源出河南府登封县北阳城山,至禹州密县,又东流至新郑县合溱水为双洎河,经长葛县北……又东经鄢陵、扶沟、西华县境而合于颍水”。今双洎河至扶沟

  • 珲春城

    清康熙五十三年 (1714) 建,置协领,属宁古塔副都统。即今吉林珲春市。光绪 《吉林通志》卷12: “珲春城,以水名。” 光绪七年 (1881) 改置珲春副都统。宣统元年 (1909) 改置珲春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