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东胜卫。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后废。
春秋狄邑。在今河北唐县西四十里西雹水。《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之,取左人、中人。”《续汉书·郡国志》,唐县有“左人乡”。古邑名。春秋狄邑。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国语·晋语九》:“赵襄
在今印度南部土提科林以南的丹勃拉帕尼河口附近。公元13世纪时,为往来波斯湾红海和中国之间船舶停泊之所。《元史·外夷传》:至元十八年(1281),杨庭璧“自泉州入海……(马儿八国)算弹兄弟五人皆聚加一之
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北分水江入富春江处北岸。《舆地纪胜》 卷8严州: 桐君山 “在桐庐。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木示之,因名山曰桐君山”。古称浮玉山、小金山。在浙江省桐庐县城北,富春江与分水江交汇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武州置,治所在安远县 (今越南义静省南境)。至德二年 (757) 改为唐林郡。
即占婆国。在今越南中南部。约公元758年至9世纪后期亦称环王。《新唐书·南蛮传下》: “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东西三百里而赢,南北千里。”
在今山西新绛县城内。相传创建于唐,张士贵挂帅寓此,故亦称帅正堂。原为绛州州衙内的正堂。
在今剑阁县北剑门关之北大仓坝。《水经·漾水注》:清水“又东南径小剑戍北。西去大剑三十里”。《元和志》卷22益昌县:“小剑故城在县西南五十一里。小剑城去大剑戍四十里。”为入剑阁必经之地。《魏书·肃宗纪》
唐天祐二年 (905) 改栾城县置,属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栾城县西二里。五代唐复为栾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改栾城县置,治今河北省栾城县西。旋复旧名。
即彭亡山。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续汉书 ·郡国志》: 武阳有彭亡聚。刘昭注:“ 《南中志》 曰: 县南 (北) 二十里彭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