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札什伦布

札什伦布

即今西藏日喀则市。为后藏首府。班禅喇嘛驻此。本名日喀则,以班禅所居名札什伦布寺,故亦名札什伦布。


见“日喀则城”。


猜你喜欢

  • 雍渝

    即雍榆。在今河南浚县西南瓮城。《春秋》: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 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宋元人注: “榆,《公》、《谷》 作渝。雍榆晋地,汲郡朝歌县东有雍城。《郡邑志》: 黎阳县有雍城

  • 陆墓山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之东南。《吴地记》:横山有“晋门下侍郎陆云坟”,因名。清光绪《吴县志》卷40:陆墓山“在横山东南张家桥,俗称陆墓山。《卢志》、《旧经》误为陆士龙坟,今相传为陆机墓,皆非是也”。

  • 木里寺

    明建,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北桃巴乡宁朗山麓。有大经堂、伏魔殿、观音堂等建筑。木里藏族自治县以此名。今寺为1982年重建。

  • 牛塘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明史·常遇春传》:元末从元帅徐达取常州,“吴兵围达于牛塘,遇春往援,破解之”。《方舆纪要》作“游塘”。

  • 北直隶

    明永乐初建都北京(今北京市)后,称直隶于京师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以别于直隶旧都南京的南直隶。辖境相当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大部和河南、山东小部分地区。清改为直隶省。简称北直。见“直隶”。

  • 扶山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五十里。《隋书·地理志》:武德县有扶山。《方舆纪要》卷105琼山县:扶山“山之东有五岭,一曰从衡,二曰思峒,三曰光螺,四曰居禄,五曰居林,递相拥护,故名扶山。道书以为第二十四福地。

  • 石龙郡

    南朝梁置,为罗州治。治所在石龙县(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市及广西陆川县部分地。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石龙县(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化州市一带。隋开皇时废。

  • 石龟市

    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四十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石龟市“有巨石枕澧水,其形似龟,因名。岁首封羊以祭,而灼其石,润则丰,焦则歉”。《方舆纪要》卷77安乡县:石龟市在“县西四十里澧水上。旧为商民环聚处”。

  • 木门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属巴州。治所在伏强县(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伏强县(今旺苍县东南木门)。辖境约当今四川省

  • 罗裒龙

    即今云南宜良县。《元史·地理志》 宜良县: “蛮酋罗氏于此立城居之,名曰罗裒龙,乃今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