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木兰塞

木兰塞

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隅,汉水北岸。岸南即为三国魏伎陵城。《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径木兰塞南,右岸有城,名伎陵城,周回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垒数十里,中谓是处为木兰塞,云:吴朝遣军救孟达于此。”


塞,又作寨。在今陕西省旬阳县东汉水北岸。汉水“右岸有城,名伎陵城,周回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垒数十里,中谓是处为木兰寨”(《水经注·沔水》)。三国魏太和元年(227年),孟达阴许归蜀,司马懿潜军进讨,“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兰塞以救达,懿分诸将以距之”(《资治通鉴》),即此。


猜你喜欢

  • 沙店

    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宋史·高宗纪二》:南宋建炎二年(1127)五月,宗泽守东京,“河北制置使王彦部兵渡河,屯滑州之沙店”。即此。

  • 坤都

    即昆都。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坤都镇。伪满时为阿鲁科尔沁旗驻地。

  • 黄家堰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黄家堰。明初置巡司于此。

  • 大厘赕

    又称史赕。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大厘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北部。宋大理改喜赕。南诏于大厘城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北喜洲镇。为南诏直辖西洱河(今洱海)区域十赕之一。

  • 郧西县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置,属郧阳府。治所即今湖北郧西县。明曹学佺 《名胜志》: “成化中,析郧之武阳里,上浑之浑里置今县,以在郧乡之西,故名。” 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在湖北

  • 遂江

    即今江西遂川县南遂川江。《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龙泉县: 遂水 “在县治南。源出左右二溪,历八十四滩入于赣江。《志》 云,左溪有二源: 一出湖广郴州桂阳崛渡,一出南安府上犹县之大林,至南江口而合,经

  • 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而开筑的一条从蜀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

  • 铎辰

    春秋赤狄地,后入晋国。在今山西长治市境。《左传》: 宣公十六年 (前593) 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古国名。春秋时赤狄建,在今山西省长治市东南。后为晋所灭。《左传》宣公十六年(前5

  • 红盐池

    ①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境之红碱淖。《明史·鞑靼传》:成化九年(1473)秋,“满都鲁等与孛罗忽并寇韦州,王越侦知敌尽行,其老弱巢红盐池,乃与许宁及游击周玉率轻骑昼夜疾驰至,分薄其营,前后夹击,大破之

  • 多悦镇

    北宋置,属眉山县。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北四十里多悦镇。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北部。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多悦,人口 1700。以驻地多悦得名。1949年为多悦乡,1953年置多悦镇,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