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台 (臺)
①西汉筑,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寰宇记》 卷6陕州陕县: 望仙台 “在县西南十三里。汉文帝亲谒河上公,公即上升,故筑此台以望祭之”。
②在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南。《资治通鉴》: 唐会昌五年 (845),“筑望仙台于南郊”。
①西汉筑,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寰宇记》 卷6陕州陕县: 望仙台 “在县西南十三里。汉文帝亲谒河上公,公即上升,故筑此台以望祭之”。
②在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南。《资治通鉴》: 唐会昌五年 (845),“筑望仙台于南郊”。
亦作沱江。《禹贡》 荆、梁二州皆有 “沱”。《汉书·地理志》 作 “江沱”。《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作 “沱水”。梁州沱水有二: 《汉书·地理志》 蜀郡郫县: “ 《禹贡》 江沱在西,东入大江;”
北宋置,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罗回。《方舆纪要》 卷111龙州: 逻迴洞 “在州西。元泰定中,安南广源贼闭覄寇龙州罗回洞。又嘉靖中讨交趾,分道出兵,以罗回洞为左哨”。
即今河北永清县东三十里别古庄镇。清乾隆《永清县志》图:东有别古庄。
①在今河北三河市北。《方舆纪要》卷11三河县:华山在“县北三十里。一名兔儿山。即香河县骆驼港之源也。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诸山口”。②又名花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寰宇记》卷90升州句容县:华山,“《梁书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载:太和元年(477)春正月,“起太和、安昌二殿”。同年秋七月,“太和、安昌二殿成”。太和十六年(492)“十有一月乙卯,依古六寝,权制三室,以安昌殿
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南西荆埠。1946—1952年置蒙山县治此。
在今西藏定日县 (协嘎尔) 西一百四十里。为藏南重地。清代称定日汛,有重兵驻防。松筠 《西招纪行诗》 注: “定日汛岔路有三: 一西北行四日至宗喀,自宗喀西南行三日,可抵洛咙边隘; 一西行二日即抵聂拉
即今广东揭阳县东玉窖镇。东接潮州市界。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海阳县西南有玉窖墟。
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诚州。当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境。
即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乡。《清一统志·大理府》:凤羽乡“在浪穹县西四十里。土官尹姓,明洪武中,沐英奏授巡检世袭,本朝初因之,今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