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南端,也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点。为水下珊瑚礁。中国渔民向称沙排。1935年公布名称为曾姆滩。1947年称为曾母暗沙。
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中的暗沙之一。由珊瑚礁组成。为中国领土最南点。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南端,也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点。为水下珊瑚礁。中国渔民向称沙排。1935年公布名称为曾姆滩。1947年称为曾母暗沙。
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中的暗沙之一。由珊瑚礁组成。为中国领土最南点。
1912年改应州置,属山西雁门道。治所即今山西应县。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在山西省北部。属朔州市。面积 1708 平方千米。人口26.7万。辖3镇、9乡。县人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41太平县:汾阳山“以汾水经其南而名”。
1932年改宁城设治局置,治所在小城子(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1940年伪满裁撤,并入喀喇沁中旗和喀喇沁右旗。1946年复置,1948年与喀喇沁中旗合并,设立喀喇沁中旗宁城县联合政府。1949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蒿川乡东。金废。
①一名大斤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土默特左旗等境之大青山。《资治通鉴》: 隋开皇十九年 (599),高颎等伐突厥都蓝,“突厥败走,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余里而还”。②在今江西瑞昌市南。《清一统志
在今河南范县南古黄河北岸。《水经·河水注》:“北岸有新台,鸿基层广,高数丈,卫宣公所筑新台矣。《诗》齐姜所赋也。为卢关津。台东有小城,崎岖颓侧,台址枕河,俗谓之邸阁城。疑故关津都尉治也。”
即化龙山。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方舆纪要》 卷67内江县: 化龙山,“ 《志》 云: 在县西二里。山极幽胜。一名朔龙山”。
在今河南唐河县北十二里小庄东。1958年在此发现 “屈家岭文化” 遗址。遗址南北长340米,东西宽250米,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等及房基、窖穴、葬基、瓮棺葬。
即今浙江瑞安市南之飞云江。源出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赤木山,东经泰顺、文成二县,于瑞安市东南入海。《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安阳江“在城南。《志》云:其上源有二……合诸山溪之水,流入县境,至陶山南口而
即今湖南汝城县东三十五里益将乡。明、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