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山
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岗更诺尔东。明金幼孜 《北征录》: “晚次通川甸,即应昌东二海子间。上登山遥望,指海边石山曰: ‘此即三石山也’。营之西南,曼陀罗山下有寺基,元公主造寺,出家于此。国初废。”
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岗更诺尔东。明金幼孜 《北征录》: “晚次通川甸,即应昌东二海子间。上登山遥望,指海边石山曰: ‘此即三石山也’。营之西南,曼陀罗山下有寺基,元公主造寺,出家于此。国初废。”
1913年改龙陵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龙陵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西部,东南濒怒江。属保山市。面积 2883 平方千米。人口26.9万。辖3镇9乡(含1彝族傈僳族乡)。县人民政府
指今琉球群岛。宋蒋之奇 《望海亭》 诗:“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又作瑠求。即今台湾省本岛。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琉球……自彭湖望之甚近。”《元史·瑠求传》:“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
即今中国著名大河黄河。最早称为 “河水”。黄河之名首见于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封爵之誓曰: 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之永存,爰及苗裔。” 《三国志· 魏书 · 袁绍传》 裴注引 《献帝传》
即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七十八里。《水经注· 夷水》: 夷水 “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
在今河北涿州市东北。《辽史·圣宗纪二》: 统和四年 (986) 三月,“宋兵入涿州。……时上与皇太后驻兵驼罗口,诏趣东征兵马以为应援”。即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东北。《辽史·圣宗纪》:统和四年(986年
①明洪武六年(1373)改泸山巡司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卢山县“以境内卢山为名也。山在城东,又名卢奴山,以其周匝皆大山,此山在内独小也。字本作卢,后人加草,因山
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南十里。《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 “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 《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高前山 “顶有池,甚清冷。亦名天池山”。又称天池山。在河南省内乡县
即今广东广宁县东南绥江东岸石涧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广宁县东南有石涧市。
一名招斯太河。即今吉林梨树县和辽宁昌图县之昭苏台河。《清史稿· 地理志》 昌图府: “北昭苏太河左受条子河、莲花泡河,西南入辽河。”
唐贞观十五年(641)置,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南。南宋后废。即“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