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谷县

景谷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平兴县置,为沙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 (白水街)。《元和志》 卷22景谷县: “因县北景谷为名。” 大业初属义城郡。唐武德初属利州,四年 (621) 为沙州治,贞观元年 (627) 复属利州。天宝初属益昌郡,乾元初属利州。宝历元年 (825) 废。寻复置。五代废。

②1914年改威远县置,属普洱府。治所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14年5月13日 《共和滇报》: “查该县治西有景谷江,经部议,拟定改名景谷县。” 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5年改设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1)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平兴县改置,治今四川省青川县东北、白龙江西岸,属义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为沙州治。后属利州。宝历元年(825年)废,寻复置,五代又废。(2)旧县名。原名威远县,因与四川省威远县重复,1914年更为景谷县,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驻地威远镇老街。1985年撤销,改设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大柘水

    即今广东平远县南之大柘河。《清一统志·嘉应州》:大柘水“在平远县东南。源出阳洞,东流经关上,合河头溪”。

  • 百节铺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百节镇。《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白市铺马驿”条内:“百节马驿在府东南六十里。”

  • 蒲河场

    亦作蒲渡河场。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蒲河镇。清同治 《綦江县志》 卷1: 蒲渡河在 “南七十里”。

  • 护国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以河中节度使号为护国军,治所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三川河以南、太岳山及析城山以西地区,河南卢氏、栾川、灵宝等县,陕西大荔、韩城、合阳、白水

  • 姑射山

    ①即藐姑射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山海经·东次二经》: “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②在今山西河津市。元皇庆初,河津县徙治姑射山麓,即此。古山名。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姑射

  • 绿眉水

    即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河。《明一统志》卷85江州: 绿眉水 “在州治南。流入左江”。

  • 瓯溪山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4宣平县: 瓯溪山 “在城 (治今柳城镇) 东五里。下有瓯溪水”。

  • 白山戍

    唐于白山县故城置,在今甘肃古浪县东。后废。

  • 浚州

    北宋政和五年 (1115) 升通利军置,治所在黎阳县 (今河南浚县东)。金皇统八年 (1148)改为通州。天德三年 (1151) 复为浚州。元初省黎阳县入州,属大名路。明洪武三年 (1370) 降为浚

  • 马皮墟

    即今广西桂平县东北马皮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桂平县图:东北有马皮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