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星镇
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清史稿·地理志》 龙江府: “官商路二: ……小五明马屯达景星镇。” 1915年于此设景星设治局。
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南部。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景星村,人口7890。因境内有景星山得名。1914年设景星镇佐治局,1915年改设治局。1929年设县。1951年改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为县南部的经济中心。产玉米、大豆、小麦等。有酿酒、皮革、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厂。有公路通龙江、齐齐哈尔等地。
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清史稿·地理志》 龙江府: “官商路二: ……小五明马屯达景星镇。” 1915年于此设景星设治局。
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南部。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景星村,人口7890。因境内有景星山得名。1914年设景星镇佐治局,1915年改设治局。1929年设县。1951年改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为县南部的经济中心。产玉米、大豆、小麦等。有酿酒、皮革、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厂。有公路通龙江、齐齐哈尔等地。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芙蓉洲“在城西二里,与玉京山相连”。
西汉置,为天水郡治。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东汉属汉阳郡。《后汉书·隗嚣传》:更始初,隗嚣季父雀,“聚众数千人,攻平襄,杀莽镇戎大尹,……遂共推(嚣)为上将军”。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通渭县西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方舆纪要》卷48孟津县:“相传武王观兵于此。一名选将台。”
①又名都泥江。即今广西红水河。《方舆纪要》卷109忻城县:乌泥江在“县西六里。即都泥江也。自那地州流入境,经县北,下流入宾州迁江县界”。②即今贵州惠水县西之涟江。《清一统志·安顺府》:乌泥江“在镇宁州
①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势极高峻,周围百余里。为滇黔通道。上有关索庙。据明王士性《黔志》:“关索岭,贵州极高峻之山,上设重关,挂索以引行人,故名关索。”另据《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 说:“
即同江口。又名通江口。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南四十五里通江口乡。为水陆交通枢纽。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按中日北京条约,开为商埠。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大夹脑营,“嘉靖十一年设”。
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元和志》卷29邵阳县:“在邵水之阳。”《方舆纪要》卷81宝庆府邵阳县:“邵水在府东。源出龙山,流经城北,合于澬水。《志》云,昔时邵水自东而南,城居其北,故曰邵阳。唐时始移治水南。”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高坪乡 (故陵场)。《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为落牛滩,径故陵北,江侧有六八坟。庾仲雍曰: 楚都丹阳所葬,亦犹枳之巴陵矣,故以故陵为名也,有鱼复尉戍此。” 此故陵,据任乃强 《华阳
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宋史·地理志》潭州衡山县: “有黄簳银场。” 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