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山

景山

①明万岁山。俗称煤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 改为景山。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之景山。《大清会典· 内务府·奉宸苑》: “紫禁城之北曰景山。” 乾隆十六年 (1751),在景山五峰上建亭子,中峰最高名万春亭,东有观妙亭、周尝亭,西有辑芳亭、富览亭。景山南门内有绮望楼,专供孔子牌位。山北有永恩殿、观德殿,是清代帝后停灵之地。景山古柏参天,风景优美,今为景山公园。

②即景忠山。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 景山 “高八里。旧有二名: 南曰明山,北曰阴山。……嘉靖初,帅臣马永建诸葛武侯及泰山寺于山上,易名景忠山”。

③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 《淮南子·墜形训》:“釜出景。” 高诱注: “景山在邯郸西南,釜水所出。”即此。

④又名汤寨山、汤王山。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为中条山脉最高峰。《山海经· 北次三经》: 景山“南望盐贩之泽, 北望少泽。 其上多草藷, 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水经·涑水注》: 景水 “出景山北谷”。皆此。

⑤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四十里。《诗经·鄘风·定之方中》: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水经· 济水注》: 菏水 “北径己氏县故城西,又北径景山东”。即此。

⑥在今河南偃师市南。《诗经·商颂· 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曹植 《洛神赋》: “陟通谷,陵景山。” 即此。

⑦亦名雁山、荆山。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八经》: “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 《水经·沔水注》: “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西北景山,即荆山首也,高峰霞举,峻竦层云。” 《寰宇记》 卷143房陵县: 景山 “在县西南二百里,东与京山连接。有沮水源出景山”。

⑧在今甘肃庆阳县西百里。《方舆纪要》 卷57安化县: 景山“山绵延深远,中多奇木怪石及獐、鹿、猨猱之属”。


(1)在北京市故宫神武门对面。元代为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将开挖紫禁城护城河渣土堆高而成,称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今名。传皇宫曾在山下堆存煤炭,俗称煤山。山有五峰,东西排列。依山修有五亭,中峰上万春亭为旧北京城最高点,登峰顶可俯瞰全城。东麓有一槐树传为明末崇祯帝自缢处。元、明、清为宫城后苑,建国后辟为景山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山西省闻喜县东南。为中条山最高峰。主峰海拔1571米。相传商汤王曾在此峰为民求雨,古称汤王山。清乾隆年间乡绅捐款建庙于此,并建有将庙、尼姑庙、观望台等。


猜你喜欢

  • 塘湾镇

    ①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二十里塘湾桥。清同治 《上海县志》 卷2 《镇市》: “塘湾市,县西南四十里。以俞塘之湾得名。”②即今江苏姜堰市西南塘湾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泰州东南有 “塘湾”。③即

  • 新城子

    即今辽宁沈阳市北新城子区驻地。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车站道里表: 新城子驿 “距虎石台驿七里六”。集镇名。(1)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新城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240。明初建长城时在此

  • 凤阳门

    即今河北临漳县故邺县城西南门。《十六国春秋·后赵录》:太宁元年(349),“伏都等攻(石)闵不克,(石)闵、(李)农等攻斩伏都等, 自凤阳门至琨华,横尸相镇”,即此。

  • 石镇街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北石镇。《清一统志·饶州府二》:石头街巡司“在万年县北四十里石镇市。临洎河,通鄱阳(今波阳)、乐平。明正德中置巡司,今因之”。

  • 独木河

    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为乌苏哩江支流。《清史稿·地理志》 虎林厅: 乌苏哩江 “又北纳七虎林河,合阿布沁、小大木克、独木、外七里星河,入饶河”。

  • 吐屈真川

    即今青海共和县西北柴集河(沙珠玉河)。一说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东南流出之惠农河。南北朝时, 吐谷浑于此置吐屈真川戍。又作屈真川。吐谷浑四大戍地之一。或说在今青海省乌兰县东茶卡盐池附近柴集河一带。

  • 罗溪驿

    明初置,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北罗坊镇。嘉靖中移建今新余市旧城东门外。后复迁今新余市北四十里璜缑岭下。清时废。明洪武初置,在今江西省新余县罗坊。属新喻县。后废。

  • 社树坪站

    元置,即今甘肃天水市东社棠镇。明废。即今甘肃省天水市东社棠。元置,明废。

  • 青泥城

    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七里。《晋书·桓温传》: 东晋永和十年 (354),前秦苻健 “进击青泥,破之”。

  • 钱仓千户所

    明洪武十九年 (1386) 置,属昌国卫。在今浙江象山县东北三十四里钱仓村。清改钱仓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北钱仓村,属宁波府。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