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湖
一名慈湖。即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北之慈湖。宋 《宝庆四明志》 卷16慈溪县:普济湖 “在县东北一里。唐开元令房琯开凿之,以溉民田。以其近普济寺,故名”。
一名慈湖。即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北之慈湖。宋 《宝庆四明志》 卷16慈溪县:普济湖 “在县东北一里。唐开元令房琯开凿之,以溉民田。以其近普济寺,故名”。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远干府置,属楚雄府。治所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五十七里老街。洪武三十五年(1402)改镇沅州。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七里蟆颐山上。旧名共饮亭。南宋嘉定间,眉州知州魏了翁扩建,改名江乡馆,有江乡馆记。《宋史·魏了翁传》:“复蟆颐堰,筑江乡馆,利民之事,知无不为。”
即今广东蕉岭县东二十里蓝坊镇。《明史·地理志》 镇平县: “东有蓝坊巡检司,自石窟司迁治,更名。”(1)在江西省高安市东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单圩街,人口6510。以境内蓝坊
在今贵州沿河县东。《清一统志·思南府》: 碑摸崖 “在府城北沿河司 (治今沿河县) 东十五里。高可数十丈,上有仙书红字。又有山崖数处,皆有古篆书。明嘉靖间铲去”。
在今浙江富阳市东鹳山之东。《方舆纪要》卷90富阳县:“会江驿在观山东。宋初置,嘉定中徙于通济桥, 明初洪武三年复移于此。”《清一统志·杭州府二》:“以据闽、广、江、浙之会,故名。”
东汉改巨平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后复为县。
五代方镇名。梁开平四年 (910) 置,治所在晋州 (今山西临汾市)。贞明三年 (917) 改为建宁军。五代方镇名。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置,治晋城县(今山西临汾市)。贞明三年(917年)改建宁军
在今河南修武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49修武县: 预河 “积涝而成,东注于卫辉府之卫河”。
在今北京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1昌平州“白浮山”条:“《志》云,白浮堰在州东南十五里,起白浮村,至府西北三十五里之青龙桥,延袤五十余里。元至元中,郭守敬引白浮山诸水西折而南,经府西三十里之瓮山泊,流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九头山,“《寰宇记》云,在城南三十五里。山有九丘,因名”。②即九斗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史记·项羽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九头山在滁州全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