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宫
三国吴宫殿名。又称新宫。故址在建业城太初宫之西 (今江苏南京市鱼市街一带)。宝鼎二年 (267) 孙皓建。《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二年 “夏六月,起显明宫 (即昭明宫),冬十二月,皓移居之”。裴注引 《太康三年地记》: “昭明宫方五百丈,皓所作也。避晋讳,故曰显明。” 后废。
三国吴宫殿名。又称新宫。故址在建业城太初宫之西 (今江苏南京市鱼市街一带)。宝鼎二年 (267) 孙皓建。《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二年 “夏六月,起显明宫 (即昭明宫),冬十二月,皓移居之”。裴注引 《太康三年地记》: “昭明宫方五百丈,皓所作也。避晋讳,故曰显明。” 后废。
又名峡川。即今浙江衢县东北峡川乡。清嘉庆 《西安县志》 卷9: 城北五十里有峡口村。
①十六国石赵改中丘郡置,治所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十里。北魏省入柏人县。②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 置,属赵兴郡。当在今甘肃宁县、正宁二县境。北周废。
1949年以察哈尔左翼正白旗改名,属察哈尔省。驻布日都庙(今内蒙古正镶白旗西北布日都苏木)。1950年与镶白旗合并为正镶白旗。古旧旗名。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置察哈尔左翼正白旗,1949年改正白旗
①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改宁秦县置,属京兆尹,为京辅都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卷29华阴县:“以在太华山之阴,故名之。”东汉改属弘农郡。北魏属华山郡,太和十一年(487)移治今大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清一统志 ·顺天府三》: 沮阳城 “在昌平州东南四十里,建置未详。或以为即汉县,误”。
即阳遂县。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德寿县西。《宋书·州郡志》九德郡浦阳县:“晋武帝分阳远立。阳远,吴立曰阳成,太康二年更名。后省。”
①在今云南曲靖市北,为南盘江之上源。《方舆纪要》卷114沾益州:交河在“州南百七十里。《志》云,南盘江与䗶溪之水合流于此,故名。又十里为交水坝,其地为下蛮乡,与块步水合。交水税课使置于此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五十里剑门镇之青树子。《宋史·王全斌传》: 乾德三年 (965),降卒牟进言,自来苏砦 “ ‘出剑关南二十里,至清强店,与大路合。……’。(王) 昭远闻 (史) 延德兵趋来苏,至清强
在今山西岚县北。《方舆纪要》卷40岚县:“天邨寨在县北三十五里。有城周二里,洪武九年调镇西卫官兵戍守。”清初废。
唐开元中于喝盘陀置,为安西都护府边戍。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唐开元年间置于喝盘陀,为安西都护府边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