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春水墟

春水墟

即今广东广宁县东南春水村。当白花水与绥江汇合之口,通四会孔道。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广宁县图: 县东南有春水汛。


猜你喜欢

  • 双碑村

    即今河北隆尧县西二十八里双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唐山县图:西北有双碑村。

  • 北水郡

    南朝宋末置,属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梁普通六年(525)于郡置难江县。属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齐置,在今四川省南江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巴中市以北地区

  • ①西周封国。姜姓。建都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里。《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左传》作“淳于公如曹”。杜注:“淳于,州国所都。”春秋初为杞所灭,遂为杞都。②春秋国名。姬姓。在今湖北洪湖

  • 望州关

    明置,属涪州。在今四川涪陵市南十里。清彭遵泗 《蜀碧》 卷2: 崇祯十七年 (1644),张献忠义军向涪州进军,参将曾英 “接战而败,退至五里望州关”。即此。

  • 义成郡

    东晋孝武帝侨置,侨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南朝宋移治均(今湖北丹江口市)。北周废。东晋孝武帝时侨置,治襄阳县(今襄樊市襄阳区)。属扬州。南朝宋改为实土,治义成县(今丹江口市)。辖境约当今湖

  • 上湖城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置,属诏安县。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北上湖。明、清时为戍守要地。即今福建省诏安县东北寮上湖。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筑,为戍守处。

  • 蒲阳陂

    在今江苏泗洪县境。《后汉书·张禹传》:东汉元和三年 (86),张禹为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熟田数百顷”。注引 《东观记》: “坡水广二十里,径且百

  • 崌崃山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东晋郭璞 《江赋》:“流二江于崌崃。” 《寰宇记》 卷74彭山县: 崌崃山“在县东北十二里,导江从山南合流下”。

  • 雄山

    ①有大、小雄山。大雄山在今河北雄县西南二里,小雄山在其东南一里许。《方舆纪要》 卷12雄县: 大雄山 “高峙数十丈,峰顶广夷,一名望山,以其标领群岫为众望也。其左翼为小雄山,奇峰牙列,石罅甘泉出焉。五

  • 茨梨陇

    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北。《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光绪三十年 (1904),驻藏帮办大臣凤全道经巴塘,“见地土膏腴,即招汉人住垦,筑垦场于茨梨陇”。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