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施洞口

施洞口

清代名施洞口。又作石硐汛。即今贵州台江县北六十里施洞镇。1932年设清河镇。1939年设友助镇。1953年复名施洞镇。


在贵州省台江县城北30千米的清水江畔。偏寨依其东,八梗峙其西,沙湾平地营蔽其前。北达镇远以出湖湘。在历史上是控扼台(江)剑(河)施(秉)黄(平)的军事重地。有许多历史遗址和遗迹。因其地势平衍,人烟稠密,向为苗疆一大集镇。一年一度的五月龙船节吸引着毗邻数县的各族人民来此观光。龙船系以大整木刳成,长10余米,前安龙头,后置凤尾,饰以彩绘。比赛时,船随鼓点和呐喊溯流飞驶,岸上观者如堵,欢呼声、鞭炮声响彻云霄。赛后,有苗族青年对歌、踩鼓和斗牛等文娱活动,使传统的龙船节更加纷繁多姿。


猜你喜欢

  • 乌竹岭

    在今浙江东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乌竹岭“在县东北四十里。逶迤数折”。

  • 台子寺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二十里。相传为十六国西凉李暠所筑台基。后人建寺其上。《清一统志·肃州》 引《行都司志》:“明洪武五年冯胜定河西,置高台站,因西有台子寺为名。”

  • 克阿永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阿永寺。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阿永族”。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 桑州

    元置,属定远府。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罗甸县北部、惠水县南部。后废。

  • 小庐山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北。《寰宇记》卷109吉州新淦县:小庐山“山周回百里。南接乐安,北抵丰城界”。《清一统志·临江府》:小庐山“在新淦县东北八十里。……上有石池, 朗然如镜。又有石泉,分飞瀑四道, 汇于

  • 关城

    即阳平关。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魏军分道入蜀,“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即此。《水经·漾水注》:“汉水又西南径关城北。”《北史·王悦传》:梁将梁深以白马城降,“时梁武

  • 后溪关

    即今福建柘荣县。《清一统志·福宁府》:后溪关“在霞浦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柘洋。王闽时立。宋建炎中,贼范汝为自政和来犯,里人王褒拒之于此”。五代王闽时置,即今福建省柘荣县驻地双城镇。属霞浦县。宋建炎中范汝为

  • 湘东市

    即今江西萍乡市西湘东镇。《清一统志·袁州府》 “江西市” 条: “湘东市,在 (萍乡) 县西三十里。旧有湘东驿,宋建炎中移于黄花渡。”

  • 关右

    即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地区名。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

  • 汎阳县

    西晋太康五年(284) 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南朝宋属扶风侨郡。梁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