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集镇

新集镇

①在今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东三十三里泃河南岸,北与蓟县接界。清乾隆 《宝坻县志》 卷6:“新集亦巨镇。”

②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新集镇。旧属江都县。清乾隆 《江都县志》 卷3 《坊铺》 有新集镇。


(1)在河北省三河市东南部。面积63.4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邢家园,人口810。清中叶此地为邢姓菜园,故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皇庄公社,1961年析置新集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农机修造、地毯、苇席等厂。新庞、三新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迁西县南部。面积93.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3670。以柳树繁茂得名柳树城,后设集市改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改镇。主产小麦、玉米、甘薯,盛产板栗、核桃、安梨。有绢花、制砖、地毯等厂。野兴公路经此。为古新、岩新公路终点。(3)在河北省昌黎县西南部、滦河东岸。面积83.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1330。原套里堡村民迁此定居,并成集市,故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析置新集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镇。产小麦、花生、甘薯、稻等。有针织、染纱、木材加工、农机修造等厂。昌新、安新、刘石公路经此。(4)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南部,滁河环绕西境和北境。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3300。相传元末名董家岗,明成祖南下时曾驻跸于此,后成集市,名永城集。清改今名。1949年为妯娌乡,属新集区。1957年改置新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7年复乡,1992年置镇。2000年长城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铸造、轧钢、服装、建材等厂。客车通六合、南京等地。(5)在江苏省仪征市东南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3000。据1925年《新修江都县志》载,聚落于民国间即称新集镇;后因商贩陆续来此居住经商,形成新兴小集镇,故得名新集。1949年由江都县划入仪征县,为凌桥区新集乡。1958年属滨江公社,1959年划属朴席公社。1981年析出设新集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改置镇。1999年张集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麻类、花生等。有纺织机械、玩具、羽绒、精密铸造、衬衫、竹器制品等厂。宁通、新张公路经此。(6)在安徽省凤台县西部偏南。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王集,人口680。镇以境内新集为名。1992年王集乡、左集乡合并置新集镇。地处淮北平原南部。主产小麦、稻、大豆、油菜籽。有兽药、水泥、轮窑等厂。新集煤矿在镇北。阜淮铁路经此设张集站。有公路东通袁集接淮阜公路。(7)在安徽省五河县西南部。面积105.7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2000。为新建集市,故名。1955年设新集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6年置镇。1992年姚管、双河、许场三乡并入。产小麦、大豆、稻、棉花、甘薯、芝麻、花生等。有农机、面粉、水泥预制件、轮窑、编织等厂。镇区沿淮堤内侧分布。为县境南部与凤阳交界地带重要集镇。五怀公路经此。设淮河客运班轮停靠码头。(8)在安徽省颍上县西北部。面积51.44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3340。镇以地名。1949年建新六区。1958年改为新集大队,1961年设新集公社,1979年改区,1992年置镇。主产小麦、大豆、甘薯。(9)在河南省新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3.1万。明万历年间设驿站,后设公馆,因来往客商增多,客店也随之增加,称新店。清代发展为集市,称新店集,简称新集。1933年为经扶县治,1947年为新县治。1948年建新集区,1958年废区建红旗、兴无二公社,1961年撤公社复新集区。1962年改城关镇,1985年改新集镇。产稻、小麦、油菜籽、芝麻、花生等。有化肥、机械、印刷、棉织、造纸、皮件等厂。寨新公路经此。纪念地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10)在陕西省南郑县西北部。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5190。原名沙河集。明、清曾设沙河镇,后废附近永新、罗家、龚家场三集市,于此立新市,改称新集。1958年设新集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稻、油菜籽、小麦,盛产柑橘、棕。有大理石、硅铁矿,建筑、建材业较盛。红寺坝水库灌溉管理局及合金厂驻此。汉黎、汉黄公路在此交会。


猜你喜欢

  • 秀容郡

    北魏永兴二年(410)置,治所在秀容县(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五里杨庄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原平两市地。太平真君七年(446)属肆州。北齐废。北魏永兴二年(410年)置,治秀容县(今山西忻州市西北

  • 幔亭峰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天柱峰之北。明 《八闽通志》 卷6 《地理志· 山川》 崇安县: 幔亭峰,“一名铁佛嶂。《旧志》: 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置酒肴会乡人于此,建幔亭彩屋,设宝座,施红云¦

  • 蔡家沟站

    清置,即今吉林松原市东北蔡家沟镇。《清史稿·地理志》 新城府: “东清铁路站三:蔡家沟、石头城、陶赖昭。”

  • 洪源军

    唐开元三年 (715) 置,在黎州 (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新唐书·地理志》 黎州洪源郡:“有洪源军。”

  • 回鹘衙帐

    即唐回鹘可汗宫城,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西岸哈剌巴尔戛逊。《新唐书·回鹘传》:天宝三年(744),骨咄禄毗伽阙可汗骨力裴罗“南居突厥故地,徙牙乌德鞬山、嗢昆河之间”。裴罗死,子磨延啜立,号葛勒可汗。突

  • 朔方

    唐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九年 (721) 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灵州 (今宁夏吴忠市北)。《旧唐书· 地理志》: “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

  • 观音囤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乌罗司:“观音囤在司(治今乌罗镇)西南三里。崖壁峭峻,卓然天险。上有天井,可容五百人。”

  • 麦川堡

    北宋置,在今陕西定边县西。《宋史·地理志》 庆阳府:麦川堡“本名麦径岭,政和六年赐名”。北宋置,在今甘肃省庆阳市。

  • 兔儿关

    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赵家峡附近。《清一统志·肃州》: 兔儿关 “在高台县西北镇夷城北四十里”。

  • 临涣镇

    清置,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临涣集。《清一统志·凤阳府二》: 临涣镇 “在宿州西南。本朝乾隆十九年设州判驻此”。在安徽省濉溪县西部。面积122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涣,人口1.1万。因临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