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明县

新明县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合州。治所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138新明县: “以新被明化为邑之称。” 圣历三年 (700),因水害移治渠江西岸。北宋开宝二年 (969) 属广安军,六年 (973) 移治单溪镇 (今岳池县南二十里)。南宋咸淳二年 (1266) 属西宁军。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属广安府。《元史·赵匣剌传》: 中统四年 (1263),宋将夏贵攻虎啸山,“匣剌率兵往御之,贵败走,追至新明县”。即此。至元间废入岳池县。

②1947年改化德设治局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在嘉卜寺 (今内蒙古化德县)。1949年改为化德县。


(1)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四川省岳池县东南渠水沙洲上。属合州。后属巴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合州。圣历三年(700年)移治渠水西岸。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又移治今岳池县南。元至元后废。(2)旧县名。1936年由化德设治局更名,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城关镇。1945年改设化德县。


猜你喜欢

  • 洪源军

    唐开元三年 (715) 置,在黎州 (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新唐书·地理志》 黎州洪源郡:“有洪源军。”

  • 三族砦

    在今陕西米脂县西。《方舆纪要》卷57米脂县:“宋雍熙二年,李继迁叛,诱杀绥州团练使曹光实,袭据银州,围三族砦。砦将折遇乜附之,乘胜进攻抚宁,是也。”

  • 保要镇

    唐代北边七镇之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新唐书·地理志》: 檀州密云郡有 “保要” 镇。唐幽州粮食储贮地之一。在今北京市东北密云县境。为唐北边七镇之一。《资治通鉴》:唐会昌元年(841年),雄武军史吴

  • 卑鞮侯井

    西汉宣帝时凿,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汉书·西域传下》: “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案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

  • 永宁河

    ①又名纳江、纳溪水、清水河、定水、水东河、界首河。即今四川叙永、纳溪二县境之永宁河。《方舆纪要》卷73永宁宣抚司:永宁河“在司城西南,亦曰水东河、亦曰界首河。源出落郎连山涧中,盖司东南蛮境也。有三源北

  • 官堡镇

    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金川镇。民国 《渭源县志》 卷2: 官堡镇 “在县南七十里。街冲洞达,闾阎且千,人民繁庶,商业发达,文化亦最进步,为渭源之胜区”。1944年会川县治此。1958年撤县入渭源县。镇东4

  • 哑齐

    又作亚崎、大亚齐。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特区一带 ( 一名哥打拉夜)。明张燮《东西洋考》 卷4: “哑齐,即苏门答剌国,一名苏文达那,西洋之要会也。” 苏门答剌国在15世纪时为亚齐所灭。16

  • 南广口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南南广镇。《水经·江水注》: 符黑水 “又北径僰道入江,谓之南广口”。

  • 泸水设治局

    1932年改泸水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泸水县。1951年改泸水县。1935年由云龙县属泸水行政区改置,治鲁掌街(今云南泸水县鲁掌镇)。1949年改设泸水设治区。1952年升县。

  • 千佛岩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十里嘉陵江东岸。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4广元县:“本志:北十里千佛岩,即古龙门阁,先是悬岩架木,作栈而行,后凿石为千佛像,成通衢矣。”摩岩造像始于南北朝,迄于清,以唐为主。从南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