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城郡

新城郡

①战国楚怀王时 (前328—前299) 置,治所在新城 (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战国策·楚策一》: 城浑 “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一带。

②三国魏黄初元年 (220) 改房陵郡置,属荆州。治所在房陵县 (今湖北房县)。辖境相当今湖北房县、保康县和神农架林区北部地。南朝宋属梁州。南齐改为南新城郡。梁复为新城郡,后为岐州治。西魏改为光迁国。

③南朝宋分广汉郡置,属益州。治所在北五城县(今四川三台县)。南齐废。隋大业三年 (607) 改梓州复置,治所在郪县 (今四川三台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射洪、盐亭三县及中江县东南地。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梓州。

④南朝梁置,属南朔州。治所在新城县 (今河南潢川县东南)。隋开皇初废。

⑤东魏天平中置,属北荆州。治所在孔城 (今河南伊川县西南高山乡张村)。武定五年 (547) 徙治北荆州城 (即新城县,在今伊川县西南)。北齐天统五年 (569) 还治孔城。隋开皇初废。


(1)本为韩地,后入楚,怀王时(前328—前299)置为郡。以地名新城为名。辖境有今河南省伊川县一带。《战国策·楚策一》:城浑“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2)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合房陵、上庸等郡置,治房陵县(今湖北房县)。属荆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房县、保康、南漳、竹溪、竹山等县地。其后分西部置上庸郡,辖境缩小。南朝齐改为南新城郡。梁复为新城郡。属岐州。北周改为光迁郡。(3)隋大业初改梓州为新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梓州。


猜你喜欢

  • 西北地郡

    北魏置,属豳州。治所在彭阳县(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隋开皇初废。北魏置,治彭阳县(今甘肃庆城县西南)。属豳州。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庆阳县。隋开皇初废。

  • 香岩寺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南部、仙人台西侧山中。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明 《辽东志》 卷1辽阳: 香岩寺 “在龙泉南。有仙人台”。寺宇分前后正殿和左右配殿。香岩寺旧为千山名胜之冠,至今寺周尚有名胜多处。千山第

  • 牛肚湾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西司前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陈留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汉书·地理志》 注引臣瓒曰:“宋亦有留,彭城留是也。留属陈,故称陈留。”西汉为陈留郡治。西晋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汴州。大业初属梁州。

  • 门水

    一名弘农涧。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宏农涧河或涧河。《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阳华之山“门水出焉, 而东北流注于河”。《水经·河水注》:门水“北径宏农县故城东,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

  • 冢冈

    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四里。《方舆纪要》 卷50新蔡县: 冢冈 “冈势耸峙,上多古冢,因名”。

  • 锦绣川

    一名北川。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五十里。源出梯子山云梯涧,西流径中宫镇南入玉水,亦名中宫河。即 《水经注》 之玉水。清道光 《济南府志》 卷6 《山水》: “锦绣川在中宫东,……俗名谓之大涧沟。”

  • 逻冈集

    即今河南宁陵县西北三十四里逻冈乡。清光绪 《归德府志》 卷首 《宁陵县境图》: 西北有逻冈集。

  • 方与县

    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北古城集。西汉属山阳郡。《史记·高祖本纪》:秦二世元年(前209),沛公“攻湖陵、方与”。又,二世二年(前208),“沛公还军亢父,至方与”。晋属高平国。北魏属高平郡。

  • 蒲山国

    古皮山国。都皮城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魏书·西域传》: “蒲山国,故皮山国也。居皮城,在于阗南。……后役属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