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杉汛
即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八十一里断杉镇。清有千总驻防。
即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八十一里断杉镇。清有千总驻防。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青州置,治所在齐通郡齐通县 (今四川眉山县)。《太平御览》 卷166引《周地图记》 曰: 眉州 “因峨眉山为名”。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丹棱、青神等县地。隋废。唐武德二年
①亦名三汊河。源出安徽六安市南椿树岗,东流经肥西县南,在三汊镇与杭埠河汇合后入巢湖。清嘉庆《合肥县志》卷4:三河“一源出六安州太行山,至双沟入县境……又东二十里为丰乐河,又东二十里会南北诸水,至三汊镇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初七日,“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方舆纪要》卷92天台县“天台山”条下:“(
宋周行已建,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积谷山下。翁卷《寄题东山堂》诗云:“惟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观来巢木杪,鼋出戏蒲根。”
在今湖北随州市南。《舆地纪胜》 卷83随州: 浪水 “在州南四十五里。源出大獬山,流入涢河”。
本巴林部,清初建巴林左、右翼两旗,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右翼旗驻托钵山(今巴林右旗驻地大板镇套白山下)。乾隆十九年(1754)迁今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沙巴尔台”,蒙古语意为淤泥)。1912年复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句容县: 官塘河 “在县东五十里,东北流入镇江府丹徒县界”。
唐至德二年(757)改安康郡置,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以东、旬阳县以西的汉水流域。乾元元年(758)改为金州。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安康郡置,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辖
唐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新唐书·韦皋传》:贞元九年(793),董勔“围维州,搏栖鸡,攻下羊溪等三城”。
即甾川国。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分临淄郡东部置,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都剧县 (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封域较大,北濒勃海,南至今临朐县。景帝三年 (前154) 因参加七国叛乱,贤被诛,徙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