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故市

故市

①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东汉建安五年 (200),曹操烧袁绍军车辎重于故市,即此。

②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固市镇。《资治通鉴》: 唐天复元年 (901),“ (朱) 全忠自故市引兵南渡渭……西南趋赤水”。即此。

③在今陕西大荔县南。《资治通鉴》: 唐天复元年(901),朱全忠引兵自河中渡河,下同州,“自故市引兵南渡渭”。

④一名步骘故城。在今湖北宜昌市郊。《三国志· 吴书 · 陆抗传》: 凤皇元年 (272),“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日部分诸军,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水经· 江水注》: “故城洲上,城周一里,吴西陵督步骘所筑也。” 《资治通鉴》: 西晋泰始八年(272) 十月,“自赤溪至于故市”。胡注: “故市,即步骘故城。所居成市,而阐别筑城,故曰故市。”


(1)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西汉置县,东汉废。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用荀攸之计,遣徐晃烧袁绍辎重于此。(2)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晋泰始八年(272年)吴将陆抗令西陵诸军筑严围,自赤溪至于故市,即此。(3)即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固市镇。唐天复元年(901年),朱全忠欲迁昭宗至东都,西进长安途中路过此地。


猜你喜欢

  • 缘陵

    即营陵。春秋杞国都。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春秋》: 僖公十四年 (前646),“诸侯城缘陵”。杜注: “缘陵,杞邑。辟淮夷,迁都于缘陵。” 西汉置营陵县。《汉书·地理志》 北海郡营陵注: 薛

  • 桂洲镇

    即今广东顺德市南桂洲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顺德县南有桂洲堡。

  • 太拔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太拔。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代英县治此。

  • 妙峰寺

    在今福建安溪县北。《清一统志·泉州府》:妙峰寺“在安溪县北翠屏山麓。明里人李先春建。本朝(清)大学士李光地读书于此”。

  • 干谿

    又名干沟。春秋楚地。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与城父集相近。《左传》:昭公六年(前536),“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而次于干谿”。即此。

  • 西峡县

    1948年革命根据地由内乡县析置,治所在西峡口(今河南西峡县)。因县驻地而得名。次年1月改称西峡市(镇级),属内乡县。同年12月复置西峡县。在河南省西南部,西邻陕西省。属南阳市。面积 3453 平方千

  • 少皞陵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八里旧县村。《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少皞陵“在轩辕陵东。前有石坛、石像,又有八卦石”。即“少昊陵”。

  • 垂仲殿

    即噶玛霞寺。在今西藏拉萨市内。清 《西藏图考》 卷5: 垂仲殿 “在大招东半里许,寺名噶玛霞,内塑神像狞恶,有护法垂仲乃剌麻装束,仍娶妻生子,世传其术,即中华之巫类”。

  • 宏赐堡

    一名弘赐堡。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四十五里宏赐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宏赐堡“在得胜堡东二十里。嘉靖十八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四里有奇,分边十九里零”。

  • 章家渡镇

    即今安徽泾县西南青弋江西岸章渡镇。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章家渡镇 “在县西四十五里漆林渡西岸,为石、太二邑水陆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