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寺口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七十二里,与贺兰县交界处。西夏建避暑宫于此。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2: 避暑宫 “贺兰山拜寺口南山之颠。伪夏元昊建此避暑,遗址尚存”。北则有西夏砖塔二。相距百米。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七十二里,与贺兰县交界处。西夏建避暑宫于此。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2: 避暑宫 “贺兰山拜寺口南山之颠。伪夏元昊建此避暑,遗址尚存”。北则有西夏砖塔二。相距百米。
即和硕特南左翼次旗。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
明置,属涪州。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 涪州:“西南有白云关。”康熙《涪州志》卷1:白云关在“治西南七十里。上有乌豆禅师遗迹”。
契丹会同元年 (938) 置,治所在析津府(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及河北永清、容城、易县以北,昌黎、抚宁二县以西,内长城以南和紫荆关以东地区。金初废。辽会同元年(938年)置,治幽都府(开泰
北周置,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隋开皇初改为南阳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宛州。八年(625)废入南阳县。古县名。北周并宛、上陌二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属南阳郡。隋开皇初改名南阳县。
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元和志》卷1长安县:太和宫“武德八年造,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以时热,公卿重请修筑,于是使将作大匠阎立德缮理焉,改为翠微宫”。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永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置,属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清徐县东南三十一里徐沟镇。1952年与清源县合并为清徐县。古旧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治今山西省清徐县东南徐沟镇。属太原府。元属冀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清设打喜汛。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云梦秦简《大事记》:秦昭王三十二年(前275),“攻启封”,即此。《史记·韩世家》 “启封”作“开封”,乃避汉景帝刘启讳追改。1974年辽宁新金县北元台镇发现一战国魏铜戈
①五代梁开平三年 (909) 改鄜城县置,为禧州治。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后唐同光元年(923) 复名鄜城县。②北宋开宝五年 (972) 改益昌县置,属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元属广元路
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新唐书·地理志》: 帝割达城 “又东北至诺真水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