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城乡
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明洪武四年 (1371) 于此置悦城乡巡司。
即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巡检司于此。
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明洪武四年 (1371) 于此置悦城乡巡司。
即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巡检司于此。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一百里新安乡境。宋淳熙 《新安志》 卷4祁门县 《山阜》: 新安山 “在县西九十里。高四十仞”。《明史·地理志》 祁门县: “西有新安山。” 《方舆纪要》 卷28祁门县: 新安山在 “
在今四川甘孜县境。清雍正七年 (1729) 置科则土百户。
①即今江西铜鼓县西南大沩山。《清一统志·南昌府一》:大沩山“在义宁州西南二百五十里。周四十里,西通湖南浏阳,东通新昌,南通萍乡。林木茂盛,昔为盗薮。明万历中设铜鼓石营守备于此”。同治《南昌府志》卷2义
即边坝宗。在今西藏边坝县南边坝。清《西藏图考》卷5:“达尔宗城、索克宗城俱在巴塘城西北一千二百二十里。”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1清平县:“云谿洞在县(今清平镇)北十五里。溪水从洞流出,资以溉田。旧名大空洞。相近有宾阳洞,一名小空洞。”
又名升仙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 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 故名。区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东部。泛指
春秋郑地。当在今河南鲁山县境。《春秋》:襄公七年(前566),“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即此。《谷梁传》作“”。古邑名。又作&
即同涡驿。在今山西清徐县东三十里同戈站村。《清一统志·太原府》:同戈驿“在徐沟县北关外西隅,即洞涡字之讹也”。
1914年改孝义县置,属陕西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柞水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南部。面积 2322 平方千米。人口15.5万。辖10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乾佑镇。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
北宋改宾化县置,属涪州。即今四川南川市。《宋史·蛮夷传》: 熙宁三年 (1070),转运使孙固攻南平僚,“复宾化砦,平荡三族。以其地赋民,凡得租三万五千石、丝绵一万六千两”。次年改为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