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违县
十六国后燕改卢奴县置,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北魏复名卢奴县。
古县名。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中山,改卢奴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为中山尹治。北魏道武帝平后燕,复名卢奴县。
十六国后燕改卢奴县置,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北魏复名卢奴县。
古县名。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中山,改卢奴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为中山尹治。北魏道武帝平后燕,复名卢奴县。
①一名桃水。即今山西阳泉市及平定县境内之桃河。《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洮水在城东。其上源即寿阳县之芹泉也,经州西九十里,谓之洮水。下流注于泽发水。”②在今山西绛县南。源出横岭山,西北流入涑水河
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彰加乡。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3仁寿县:张家场“在县南八十里”。
在今湖南耒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80耒阳县 “耒阳废县” 条下: “又县北八十里有金州城,南北朝时侨置城也。”
又称鸡鸣城、食时城。在今山西怀仁县南三十里。《水经·潩水注》:“桑乾水又东左合武州塞水。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径日没城南,盖夕阳西颓,戎车所薄之城故也。东有日中城,城东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瓜阜北
亦作波斯坎、坡斯坎木、坡斯恰木。即今新疆泽普县。1921年置泽普县于此。《清一统志·叶尔羌》: 坡斯恰木 “在叶尔羌城东南七十里”。
即今湖北武穴市西北栗木桥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广济县 (治所在今县北梅川镇) 西南有 “栗木桥”。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二十八里白埠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有白埠。
一作垂佳普郎。即今西藏琼结县。清乾隆《卫藏通志》 卷12作 “琼结”。
即昭莫多。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土拉河上游南岸。
在今河北泊头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3交河县: 倒流河在 “县 (按,今泊头市西南交河镇) 东北九十里,县东境之水汇流于此,西流四十里会为三岔河,注于滹沱,故曰倒流。一名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