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开县

开县

①明洪武六年(1373)降开州置,属夔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开县。《明史·张献忠传》:崇祯十四年(1641),“献忠乃悉众攻楚兵于土地岭,副将汪之凤战死,遂陷大昌,进屯开县”。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②1913年改开州置,属大名道。治所即今河南濮阳市。1914年改名濮阳县。

③1913年改开州置,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开阳县。1914年改名紫江县。


(1)旧县名。(1)1913年由开州改置,治今河南省濮阳市城关镇。因与四川、贵州两省开县重复,1914年改名濮阳县。(2)1913年由开州改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城关镇。1914年更名紫江县。 (2)今县名。在重庆市东北部、东河与南河交汇处,西与四川省交界。辖28镇、27乡。面积3959平方千米。人口152万。三峡库区淹没46.4平方千米,迁移人口11.1万。县人民政府驻汉丰镇。新城迁旧县城之南,包括汉丰镇、丰乐镇及镇东镇,面积7平方千米,人口25万。县以流经县城之开江(今南河)得名。《郡县释名》:“邑有开江,源出新宁笄山,流经城南合清江,至巴阳驿注于汶江,县名以此。”秦为巴郡朐忍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析置汉丰县,治今汉丰镇南。北周改名永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盛山县,义宁二年(618年)于县置万州。唐初改为开州,盛山县为州治。广德元年(763年)改盛山县名为开江县。元省县入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州为县,始名开县,属夔州府。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东行署万县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92年属万县市。1997年撤销万县市后,由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2000年移民开发区撤销,直属重庆市。地处川东平行领谷北段与大巴山复合的低山丘陵区。主要河流有东河、南河、浦里河和彭溪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特产柑橘、茶叶、油桐、丝绸扇等,尤以柑橘有名。矿产有煤、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石膏、硅石、铁、铜等。工业有电力、煤炭、化肥、建材、造纸、印刷、食品等。东河可航木船。渝巫、万城公路纵横县境。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黄陵城、仙女洞、盛山森林公园、刘伯承故居等。


猜你喜欢

  • 东卤池

    在今陕西蒲城县南二十里。《汉书·宣帝纪》:宣帝少时,“常困于莲勺卤中”。宋敏求《长安志》卷18蒲城县:东卤池“在县南二十里……唐大历十二年东池生瑞盐, 后敕禁断, 盐不复生”。即“卤中”。

  • 沙涡寨

    北宋置,属乾宁军。在今天津市西南南运河入子牙河处附近之大沙窝。

  • 较场口

    在今四川重庆市民权路西口。1946年2月10日,重庆市各界在此召开庆祝 “政协” 成功大会,国民党特务捣乱,打伤郭沫若、李公朴等六十余人,人称 “较场口事件”。

  • 旴江驿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南城县:旴江驿“在府城东。宋康定二年于城南作新亭,谓之集宾亭。俗谓之旴江馆。后改为驿,移于城东。一云城东旴水上旧有盱江亭,南唐所置也,驿因以名。又旴江递运所

  • 边吴泊

    又称边吴淀。宋辽边界上主要塘泺之一。在今河北省安新县西南、北二边吴村一带。为滹沱、唐(滱水)、沙、濡河等水所汇积,下游泄入界河。北宋时在此广开稻田,以防辽骑南下。后久不修治,渐归淤塞。

  • 潇山

    在今湖南道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81道州 “宣山” 条下: 潇山 “俯临大道。山下出泉,引流溉田”。

  • 东皋驿

    在今四川永川市东。《方舆纪要》卷69永川县:东皋驿在“县东十里”。清设于县城。

  • 观音驿

    在今云南昌宁县东北观音山附近。《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志》云,府境旧有顺宁观音、水井、牛街、锡铅、右甸、枯河六驿, 皆土驿丞司之。”

  • 益州

    ①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刘熙 《释名》 卷2: “益,阨也,所在之地险阨也。” 东汉应劭 《地理风俗记》 云: “疆壤益广,故名益州。” 辖境相当今四川折多山、云南怒

  • 高溪市

    即今湖南冷水滩市东北二十一里高溪市乡。旧属零陵县,明曾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