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废黄河

废黄河

又称淤黄河。从河南省兰考县北铜瓦厢向东,经江苏省徐州、铜山、睢宁、宿迁、泗阳、淮阴、涟水等市县,在滨海县东北入黄海。原为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河道。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北徙复至山东省入海后,河道干涸,大部已垦为农田和果园,部分河道仍留有残迹。建国后,对废黄河进行了治理。现已成为江苏省果品主要产地。


猜你喜欢

  • 舍月山

    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70仁怀县: 舍月山 “山高耸。唐以此名县”。

  • 中牟县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中牟县东。西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并入阳武县。景明元年(500)复置。东魏天平元年(534)为广武郡治。北周保定五年(565)移治圃田城(今河南郑州市东)

  • 野翁亭

    在今浙江临安县于潜镇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野翁亭 “在于潜县 (今临安县西于潜镇)西一里。 宋熙宁中县令刁建。 苏轼有 《野翁亭》诗”。

  • 长城县

    ①西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富陂村(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元和志》卷25长城县:“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筑城狭而长,因以为名。”东晋咸康元年(335)移治箬溪北

  • 安平镇

    ①即今河北香河县西南安平镇。清于此设把总驻防。②即张秋镇。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明史·地理志》 东平州东阿县:“张秋镇在西南,弘治二年河决于此。七年十二月塞,赐名安平镇。”③清康熙元年(1662)

  • 师子国

    亦名执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东晋法显《佛国记》:“泛海西南行,得冬初信风,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彼国人云:相去可七百由延,其国大,在洲上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左右小洲乃有百数。其间相去或十里二十里

  • 黄连垭

    在今湖北郧西县南汉水北岸。《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 “金花砦” 条下: “黄连垭,在县南四十里。舟行自此入汉之埠口也。”

  • 博陵国

    西晋泰始初置,属冀州。治所在安平县(今河北安平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深州、饶阳、安国等县市地。北魏改为博陵郡。西晋置,治安平县(今属河北)。属冀州。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安平、深州、饶阳、安国等县市地。

  • 二郎沟

    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7保安州:二郎沟“亦出矾山下,居民资以灌溉,东北流入于洋河”。

  • 巨梁水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之还乡河,为蓟运河支流。《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又东,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西南流径观鸡山,谓之观鸡水,……巨梁水又南,径土垠县故城西,……又东南,右合五里水……乱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