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庙湾镇

庙湾镇

①明置,属山阳县。即今江苏阜宁县治。《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庙湾镇在 “府东北百八十里。为滨海冲要处。亦曰庙湾场。嘉靖中,倭寇往往阑入于此”。明于此置巡司。清雍正九年 (1731) 于此置阜宁县。

②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牧乡。清雍正十年(1732) 庙湾巡司移驻于此。乾隆二十六年 (1761)改称庙湾。

③在今河南平舆县东北三十里庙湾镇。旧属汝阳县。清设巡司于此。

④清置,属耀州。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


(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阜宁县阜城镇。旧属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为滨海冲要,有盐场,海舟鳞集,商货阜通。明初设巡检司戍守,后因倭患,万历中添设游击驻防,二十二年(1594年)筑城。清设海防同知和游击协守。雍正九年(1731年)置阜宁县治此。1949年改名阜城镇。(2)今镇名。(1)在河南省平舆县东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庙湾,人口 3300。因村在洪河弯曲处,有庙宇,故名。1956年设庙湾中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油菜籽和山羊皮。公路接平上公路。古迹有台子寺遗址。(2)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8.6万。镇人民政府驻庙湾,人口 1450。清末以地处河湾,镇南有庙而得名。1956年置庙湾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撤,1984年设镇。产小麦、玉米、豆类、薯类及棉花、油菜籽、烤烟、大麻。有陈家山煤矿。公路通城关镇。


猜你喜欢

  • 西徐州

    南朝梁大通元年(527)置,治所在涡阳县(今安徽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蒙城县等地。东魏武定六年(548)改为谯州。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年)改涡州置,治涡阳县(今安徽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蒙城、

  • 焉耆都督府

    唐贞观十八年 (644) 灭焉耆后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开元七年 (719) 为安西四镇之一。贞元六年 (790) 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十八年(644年)

  • 赵寨集

    即今山东高唐县西南赵寨子乡。为往来要路。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唐县西南有赵寨集。

  • 渭桥仓

    又名东渭桥仓。唐咸亨三年 (672) 建。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古霸水入渭处。关东漕粮先聚于此,然后转运长安。《资治通鉴》: 唐贞元八年(792),陆贽上言,“令糴米以补渭桥仓之缺数”。即此。

  • 西盖马县

    西汉置,属玄菟郡。治所在鸭绿江左岸朝鲜楚山附近。因盖马大山得名。东汉安帝时移治今辽宁抚顺市劳动公园内古城。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鸭绿江沿岸楚山附近。属玄菟郡。东汉永初年间移治今辽宁省抚顺市

  • 绥宁铁路

    从中东路的绥阳站 (今黑龙江东宁县西北绥阳镇) 经城子沟至东宁。全长91公里。日伪于1938—1939年修筑。1945年被苏联拆除。

  • 赤乌场

    唐置,即今江西瑞昌市。《寰宇记》卷111江州瑞昌县:“本赤乌场地。按,《吴志》,孙权时有赤乌见于此,始有地名。……赤乌之地则浔阳西偏。建中四年以浔阳西偏僻远,因立为场。”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升为

  • 兴平陵

    东晋成帝司马衍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鸡笼山南麓。《元和志》卷25上元县:成帝衍兴平陵“在县北六里鸡笼山”。

  • 怀陵

    ①东汉冲帝刘炳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后汉书·质帝纪》:永熹元年(145)一月,“己未,葬孝冲皇帝于怀陵”。李贤注引伏侯《古今注》曰:“高四丈六尺,周百八十三步”。同书《礼仪

  • 大渡口镇

    又名锦衣镇。即今四川纳溪县西长江岸大渡口镇。清嘉庆《江安县志》卷1:大渡口“县东五十里佛渡场”。1950年划归纳溪县,为县著名大镇。(1)在安徽省东至县北部、安庆市区对岸。面积100.2平方千米。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