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利山
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金史·地理志》:宜川县有库利山。
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金史·地理志》:宜川县有库利山。
北魏洛阳市场。在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洛水之南。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卷3载:“别立市于洛水南,号曰四通市, 民间谓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士庶须脍, 皆诣取之。鱼味甚美,京师语曰:
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元和志》卷31犍为县:沉犀故城“在县东南三里”。《方舆纪要》卷72犍为县:沉犀城,“《志》云:后周保定初置沉犀郡治此,隋开皇初废。或曰即故犍为县故治”。
①即今四川兴文县东境之古宋河。《方舆纪要》卷72泸州卫:宋江“在卫治东。《志》云:源出大坝儿北洞,即今叙州府兴文县界也……北流径江门驿,至纳溪而注于大江”。光绪《泸州志》卷2:宋江,“《唐志》云:泸州
或译作咭利。 即今英国。 名见清陈伦炯 《海国闻见录》。清谢清高 《海录》: “英吉利国即红毛番,在佛郎机西南对海。”
辽置,属大同府。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二十里大白登镇。金大定七年(1167)改白登县。古县名。辽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南大白登镇。属大同府。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为白登县。
即彰八里。即今新疆昌吉市。《元史·李进传》: 至元二十三年(1286),“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众寡不敌,军溃,进被擒。从至掺八里,遁还”。
又名东五铺。即今安徽宿县东南大店镇。《方舆纪要》卷21宿州“第城驿”条下:“又大店驿在州东五十里,东走灵壁之道。”
即空泠峡。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空舲峡 “在秭归县东,绝崖壁立,湍水迅急,上甚艰难。舲中载物尽悉下,然后得过,故谓之空舲峡。上有火烬插在崖间”。《清一统志·宜昌
北宋置,属龙水县 (后改宜山县,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熙宁八年 (1075) 并入龙水县。
在今湖南临武县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0临武县: 金粟岩 “石壁峭拔。下有溪,流合于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