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宗县

广宗县

①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置广宗国,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汉书·平帝纪》:“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如意为广宗王。”即此。后废。东汉永元五年(93)复置广宗国,后为县,属巨鹿郡。三国魏属安平郡。西晋属安平国。北魏为广宗郡治。隋仁寿元年(601)改为宗城县。

②南朝宋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南文祖镇。北魏属东平原郡。北齐省。

③蒙古宪宗五年(1255)升武道镇置,属邢州。治所即今河北广宗县。至元二年(1265)废,后复置,属顺德路。明洪武十年(1377)又废,十三年(1380)复置,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南文祖镇北。属齐州。北齐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503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广宗镇。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取“推广宗子”之意置广宗国。约废于四年。东汉章帝置广宗县(今威县东),属巨鹿郡。和帝永元五年(93年)封皇弟万岁为广宗王,复置广宗国。寻省国为县。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皇甫嵩与黄巾军战于广宗,即此。后赵石虎时为建兴郡治。北魏时为广宗郡治。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宗城县。唐天祐三年(906年),复改广宗县。五代唐复曰宗城。故城在今威县东南古城。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析置广宗县,治今址,属邢州,后改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属邯郸专区,同年并入巨鹿县。1961年复置,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平坦。老漳河、西沙河分别流经西、东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谷子、甘薯、棉花。特产“串枝红杏”。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有农机、化工、食品加工等工业。邢临、邢清等公路经此。古迹有沙丘平台遗址。东召是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景延宾故里。


猜你喜欢

  • 林北县

    1940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原林县分置,治任村镇 (今河南林州市北任村镇)。1946年与林南县合并,复置林县,县治任村镇。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河南省林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治

  • 西天

    指西域,包括今中亚及南亚次大陆在内。为古代中国佛教徒西行求法取经经历之处,汉文佛教著作中多称之为“西天”。

  • 背江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贝江。为融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背江在 “县西北十里。《志》 云: 背江之水历石门山,流经罗城县界入柳江,盖即融江支流也”。《清一统志·柳州府》:背江“其源有

  • 南北堰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7灵川县: 南北堰,“ 《志》 云: 去城 (今三街镇)皆三里,灌田二千余顷”。

  • 东京路

    金初置,治所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东,法库县、清原满族自治县以南及吉林通化、白山、集安三市一带。金末废。金改东京道置,治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东部

  • 曲濑镇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曲濑乡。清光绪《庐陵县志》卷3:曲濑市“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 渔浦镇

    北宋置,属萧山县。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二十四里渔浦街。《方舆纪要》 卷92萧山县: 渔浦镇“在县治西南渔浦上,宋置渔浦寨,明朝改巡司,并设税课局于此,后局废而司如故”。

  • 莲花池铺

    即今湖北恩施市东二十五里莲花池乡。清有把总驻此。

  • 启夏门

    唐长安外郭城南面偏东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陕西师大东侧。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城东南,为唐长安城南面东门。乾宁二年(895年)王行瑜入京师,昭宗出启夏门入南山,即此。

  • 石灰窑市

    即今湖北黄石市。旧属大冶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大冶县东北有石灰窑市。1948年与黄石港、道士洑合设石黄镇。1950年改设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