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乐镇

常乐镇

①隋开皇初废凉兴县置,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唐武德五年 (622) 改置常乐县。

②即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常乐镇。《清一统志·解州》 “张店镇” 条下: 平陆县西有 “常乐镇”。


(1)在山西省平陆县西南部。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6300。以村民意愿为名。1949年属第五区,1953年设常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西侯乡、留史乡并入。产麦、棉、玉米及薯类、苹果、杏等。有工矿配件、链条、水泥、化工等厂。风平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引黄工程常乐垣电灌站、明关帝庙。(2)在江苏省海门市中部、通吕运河与青龙河两岸。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 7000。 清咸丰年间成集,因常受江海潮之害,故以美好意愿命名。1949年为常乐乡,1957年龙英、长安、种玉、秦李、永乐乡和翻身乡部分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常乐乡,1991年置镇。2000年平山乡并入。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酿酒、搪瓷、制衣、建材、日用化工等厂。青掘公路经此。近代实业家张謇故里,有张謇纪念堂和史料陈列室。(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部、南流江东岸、南流江三角洲顶端。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6.8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圩,人口6160。南汉常乐州治。1950年设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黄红麻、花生、甘蔗、龙眼等。有爆竹、丝绵、造纸、食品、综合加工、农具、农机、五金、纺织等厂及林场、蚕种场。集市贸易以水产品、香蕉、花生为大宗。名产桑蚕茧。209国道过境。(4)在四川省蓬溪县中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1600。以唐建常乐寺得名。1950年建常乐乡,1958年为常乐公社,1983年复常乐乡。1992年常乐、庭英二乡合并置常乐镇。有粮食加工、农具修理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蓬射、蓬红公路经此。古迹有常乐寺。(5)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部、黄河南岸。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路街,人口 1890。 因境内常乐堡而名。1956年置常乐乡。1958年改卫星公社,1962年更名常乐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为半农半牧区。产小麦、稻、玉米。是中卫山羊产地之一。有煤炭、石膏、陶瓷、水泥、农具修造等厂矿。杨下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清代水车、老君山寺庙等。


猜你喜欢

  • 昔阳亭

    在今河北晋州市西。《汉书·地理志》下曲阳: 应劭曰,“晋荀吴灭鼓,今鼓聚昔阳亭是也”。

  • 佥岭

    在今福建邵武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佥岭在府东四十里。旧时夹道多松,亦名千松岭。”

  • 郏店市

    又作夹店、郏家桥。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十五里郏店。因北宋水利学家郏亶父子居此,故名。

  • 牛塘铺

    明置,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牛塘乡。

  • 平秦郡

    北魏太延二年(436)置,属岐州。治所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凤翔、麟游、宝鸡、扶风等市县交界之地。西魏改名岐山郡。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东南义坞堡)。属岐

  • 羊圈子

    亦称大羊圈子。即今辽宁盘山县西北羊圈子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广宁县图:南有羊圈子。旧京奉铁路经此。

  • 白鹿渊

    在今山东临邑县东北德平镇东。《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为白鹿渊水,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余,其水冬清而夏浊,渟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乃通注般渎”。

  • 永善县

    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乌蒙府。治所在米贴(今云南永善县南四十八里米贴)。嘉庆《永善县志略》:米贴土目叛,平定后“清朝遂钦命其名曰永善县”。雍正八年(1730)属昭通府,迁治莲峰(今永善县南九十四

  • 西强山

    又作嵹台山。即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之西倾山。《魏书·吐谷浑传》:太和十五年(491),“阿豺兼并羌氐,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田于西强山,观垫江源”。即“西倾山”。

  • 百雁关

    即九里关。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元和志》卷27安州应山县:“百雁关,按《图经》云:昔有雁息其上,故以为名。”即“黄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