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川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合州置,治所在石镜县(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合州。
唐天宝初改合州置,治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铜梁、大足等市县地。乾元初复为合州。
唐天宝元年(742)改合州置,治所在石镜县(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合州。
唐天宝初改合州置,治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铜梁、大足等市县地。乾元初复为合州。
①即大清河口。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五十里老滦河底入海口处。今地名大清河。②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元史·地理志》 淮安路清河县: “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即“清口(1)”。
1928年改导河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1950年迁治韩家集,即今治。在甘肃省中部、大夏河下游,西邻青海省。属临夏回族自治州。面积 1212 平方千米。人口37.6万,有汉、回、东乡、撒拉
即今湖南绥宁县南三十九里黄桑坪苗族乡。明嘉靖时设江口堡。清称绥靖营,有游击守备千总驻此。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五开卫。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西南隆里乡。
在今河北威县西北八里。《晋书·石勒载记》: “其将孔苌寇定陵,害兖州刺史田徽。” 即此。《方舆纪要》 卷15威县: 定陵墅 “在县西北。陵周三百二十步,高六丈余。上有汉广宗王庙”。
春秋齐地,在今山东阳谷县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公会晋师于上鄍”,即此。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公会晋师于上鄍。”即此。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马鼻镇。明嘉靖四十是二年(1563)筑。清有把总驻此。
在今浙江平阳县东宋埠镇仙口村。《方舆纪要》卷94平阳县:仙口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本名阳屿,晋初因以名县,东枕大海”。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可门。清有千总驻此。
即大红城镇。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南六十二里大红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