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巫峡

巫峡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为长江三峡之一。《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绝��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巫峡起于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2公里。西段为金盔银甲峡,东段为铁棺峡。巫山十二峰在峡两岸,极为壮观。


又称大峡。因峡穿巫山而名。《水经注·江水》:江水东径巫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太平寰宇记》夔州巫山县:“巫山,盛弘之《荆州记》云:㳂江峡三十里有新奔滩,至巫峡,因山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隋开皇九年(589年)陈将吕忠肃屯军于此,以阻隋军东下。唐杨炯有《过巫峡》诗。长江三峡之一。包括金盔银甲峡和铁棺峡。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绵延约45千米。长江横切巫山主脉的石灰岩层,峡谷特别曲折幽深。高峰海拔 1000 米以上,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并列两岸,以神女峰(望霞峰)最奇。


猜你喜欢

  • 东路中右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格。

  • 大湟江口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851年1月13日),洪秀全等由金田率兵至大湟江口。咸丰元年正月十八日(1851年2月18日),太平军预设伏兵,埋地雷于大湟江口,清将向荣率兵三路进攻,

  • 左谷水

    又名听水。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湑水。《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安阳县:“左谷水出北,南入汉。”《水经·沔水注》:“左谷水出汉北,即壻水也。”

  • 禄布山

    在今云南罗平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14 罗平州: 禄布山 “在州北八十里。《志》云,山高二百余丈,盘旋百里,林木葱蒨,峭石巉岩”。

  • 官庄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五十六里官庄乡。清道光 《平度县志》 卷9有官庄。集镇名。(1)在河北省内丘县城东南部。官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450。古代官道从村中通过,故名。曾名官庄镇。产小麦、玉米、棉花。

  • 安镬山

    亦作安获山。在今越南中部清化西北。元黎崱《安南志略》卷1:安镬山“出碑砚石。《旧志》载:豫章太守范宁遣使往九真采石磬,为学中用”。《方舆纪要》卷112清化府:安镬山“在府东南东山县。产美石。晋豫章太守

  • 周家冈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周岗乡。民国 《全椒县志》 卷1: “距城五十里有周家冈街,长一里,俱市肆。”

  • 冷泉

    ①在今山西闻喜县东。《方舆纪要》卷41闻喜县:冷泉“在县东四十里。又有温泉,一出县东南胡村, 一出官庄村,俱引渠灌田, 流入涑水”。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白居易《冷泉亭记》:“夏之夜

  • 斡木火站

    ①又作阿母。元置,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额穆镇。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禅春 (东)一百 (里) 阿母 (站)。” 清称额穆站。②元置,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双城子古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 广积监

    北宋绍圣三年(1096)置,属施州。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境。铸铁钱。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