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湖街
一作淞湖街。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三十里嵩湖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四都有淞湖墟。
一作淞湖街。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三十里嵩湖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四都有淞湖墟。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77九溪卫: 油罗关 “在卫境。《志》 云: 慈利有油罗、大泉、于制、野鸡等关,俱永定卫军戍守”。《清一统志 ·永顺府》: 油罗关 “在桑植县东南五十里。一名牛骡
西魏改北阴平郡置,属龙州。治所在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地。北周改为静龙郡。
简称埠口街。即今河南社旗县南十六里埠口。旧属唐县。清乾隆《唐县志》卷1《集镇》:“邓家埠口,县北七十里。”
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三十三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乐濠城“峰峦重叠,冲陇盘曲,与全胜营、廖家桥相犄角”。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部龙津路泮塘前街。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历代曾多次重修, 以清乾隆、同治年间进行整修规模较大。庙堂建筑独特,雕工精细。
明天启初以避光宗 (朱常洛) 讳,改洛南县为雒南县,属商州。治所即今陕西洛南县。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复改洛南县。古旧县名。本洛南县,明天启元年(1621年)改“洛”为“
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属太仓卫。治所在今上海市宝山区旧城东北一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吴淞江守御千户所,“翁大立曰:吴淞所为水陆要冲,苏松喉吭,北可以扼长江之险,南可以援金山之急。故
又作林家店。即今黑龙江省林甸县。民国《黑龙江志稿》 卷2: 林甸县 “距省治东南一百五十里,旧名林家甸”。
北周闵帝元年 (557) 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新津县东三里五津 (俗名旧县)。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1: 新津县,“李膺 《益州记》 云: 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按县名本此”。隋初属益州,移治今
在今广东揭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揭阳县: 黄岐山在 “县北十里。上有石湖,四时不竭,绝顶又有石浮图,下有二岩,东曰竹冈,西曰松冈,皆有洞壑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