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平县
①隋开皇十年 (590) 改武定县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唐武德四年 (621) 改为武平县。
②唐至德二年 (757) 改崇安县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寻属爱州,唐末废。
古县名。(1)隋开皇十年(590年)改武定县置,治今越南永富省永富东南平州,属交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武平县。(2)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崇安县置,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属爱州。后废。
①隋开皇十年 (590) 改武定县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唐武德四年 (621) 改为武平县。
②唐至德二年 (757) 改崇安县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寻属爱州,唐末废。
古县名。(1)隋开皇十年(590年)改武定县置,治今越南永富省永富东南平州,属交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武平县。(2)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崇安县置,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属爱州。后废。
自同蒲铁路轩岗站(今山西原平县西北轩岗镇)至石滩煤矿。长2.7公里。日伪于1940年修筑。1946年被拆除。
即浙江。在今浙江省西北部。《方舆纪要》卷89: 浙江 “亦曰罗刹江。《志》 云: 取风涛险恶之意”。民国 《重修浙江通志稿·地理》: “秦望山附近古有罗刹石,横截江涛,极为险恶,故钱塘江旧有罗刹江之名
在今湖北麻城市北。《金史·仆散安贞传》: 兴定五年 (1221) 伐宋,安贞 “夺黄土关。遂入梅林关”。
1949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宣城县城区析置,隶皖南行署区。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1950年撤销,并入宣城县。1987年撤销宣城县,改设宣州市。在安徽省东南部,东北接江苏省,东南邻浙江省。面积1.23万平方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北板岭乡东。《清一统志·庆远府》: 高倚山 “在永顺正土司治前,高耸约百余丈”。
在今四川雷波县北桂花乡 (中山坪) 境。产铜。清同治间曾开采,不久废。
亦称挍亭。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汉书·王子侯表》: 元鼎元年 (前116),封城阳顷王子云为挍侯,即此。
在今四川开县西。《方舆纪要》 卷69开县: 茅坡关 “在县西九十里。……为戍守处”。
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东北。《清一统志·雅州府一》 “圣钟山”条引《方舆胜览》:“昔有人闻山中有钟声,掘地果得钟。”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5黎州:“《志》云,圣钟山下有古城。昔人于山中闻钟声及五色光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宋史·孟拱传》:南宋嘉熙三年(1239),蒙古自蜀窥峡州,孟璟“调金铎一军迎拒于归州大垭寨”。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