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崇善寺

崇善寺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名延寿寺。明代又改名崇善寺。原在旧城外,明洪武初扩建太原城,寺地划入城内。洪武十四年 (1381) 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棡为荐其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建大雄宝殿、大悲殿等。清同治三年 (1864) 大部建筑毁于火灾。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殿宇和塑像皆明初遗物。

②亦名贝尔庙。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内。清乾隆八年 (1743) 由阿巴哈纳尔旗 (俗称贝子旗) 巴拉吉日道吉贝子和巴拉朱尔伦德布一世活佛主持修建,因名贝子庙。又因活佛曾得 “班智达”,意即总明的布教者称号,又名 “班智达葛根庙”,乾隆赐今名。历有兴建,有朝克钦等七大殿、五活佛殿、五佛塔、三十多个庙仓及两千多住宅,殿内有大量的壁画,为清代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


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南隅。始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改今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晋恭王朱㭎为荐其母高皇后,在旧寺基础上扩建,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当时既为佛寺,又为皇家祖庙。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被焚,现存山门、钟楼、大悲殿和东西两厢。殿内塑像完好无损。寺内保存大量宋、元、明版佛教藏经和两套500多年前的壁画临摹本,三尊明初泥塑贴金菩萨立像,均为珍品。门前有明洪武时铸造铁狮一对,神姿威猛,为明代狮兽中的佳作。


猜你喜欢

  • 通义县

    ①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齐通郡。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东北二十里太和镇。北周改为安乐县。②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通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大业三年 (607) 属眉山郡。唐武德元

  • 柜县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北境王台乡。东汉属北海国,后废。《水经·胶水注》:柜艾水 “出柜县西南柜艾山……东北流径柜县故城西,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胶南市北。

  • 北楼

    在今安徽宣州市。《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北楼“在府治北。南齐守谢朓建。唐李白诗: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咸通中,刺史

  • 吉河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东丰县北。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吉林省东丰县觉河流域。后废。

  • 洁山都督府

    唐显庆二年 (657) 析西突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8世纪前期废。唐羁縻都督府名。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治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约公

  • 津浦铁路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动工修建。从天津至江宁 (今南京) 浦口。全长1009.5公里。1912年黄河铁桥建成,全线通车。旧铁路名。自天津市经济南、徐州、蚌埠至南京市浦口区。全长 1023 千米

  • 忽帖罕站

    又作胡帖干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大古洞村。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吾纳苦百三十 (里) 忽帖罕、塔海万户。” 明改克脱亨站。

  • 古部族名。始祖后稷,原居邰 (今陕西武功县西南永安村)。传至公刘,迁到豳 (今陕西彬县)。古公亶父时,定居于周 (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周塬遗址)。《史记·周本纪》 集解: “骃案,皇甫谧云 ‘邑于周地,故

  • 上郡

    ①战国魏文侯置,秦代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西汉时辖境相当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乌审旗等地。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废。②隋大业三年(607)改鄜城郡置,治所在洛交县(今陕西富

  • 广东道宣慰司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广州路(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郁南、罗定、阳春、阳江以东之广东省。明洪武二年(1369)改置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元至元十五年(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