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洞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文脊山“有六洞,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留题刻石焉”。《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洞五,水洞一,岩石最为幽胜”。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文脊山“有六洞,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留题刻石焉”。《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洞五,水洞一,岩石最为幽胜”。
唐天宝元年(742)改宜州置,治所在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市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宜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宜州改置,治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
①唐天宝元年(742)改罢交县置,属延安郡(后改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后废。②五代梁改延唐县置,属道州。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延唐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罢交县置,治
①一名平原。春秋越地。在今浙江平湖市东。东汉袁康 《越绝书》 卷8: “觐乡北有武原。武原今海盐。” 秦置武原乡,西汉置海盐县。②今浙江海盐县之别称。其县为秦之武原乡。《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海盐:
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史记·高祖本纪》: 秦二世二年 (前208),项梁 “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即此。西汉改为盱眙县。东汉复改为盱台县,属
亦称博力,又作希禅屯。为唐勃利州和黑水都督治所。明为喜申卫治。清属吉林三姓副都统辖境。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清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伯力地方在三姓东北千六百余里,乌苏里江入松花江处东岸。”清咸
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太平镇南通明村。《清一统志·雷州府》:白鸽寨“在遂溪县东(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隆庆中置。崇祯五年,海贼刘香寇寨,县城为之戒严。本朝康熙迁界废。八年复,九年筑土城。……设水师守备驻守”
亦作木井涧。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四十里。《资治通鉴》:唐乾宁四年(897),晋王李克用讨刘仁恭,“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河东兵大败,失亡大半”。即此。《清一统志·易州》木瓜涧“相传唐乾宁中,晋王李克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清一统志·汝宁府》: 南泉寺 “在确山县西五十里。寺中多植牡丹,俗又呼牡丹寺”。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即今安徽歙县西北十五里富堨镇。清乾隆《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富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