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改青格里河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青格里河 (今新疆青河县)。以青格里河为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阿尔泰山东南部。属阿勒泰地区。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5.5
亦作崩江墟。即今广东化州市南鉴江西岸滨江。明万历 《高州府志》 卷1: 化州有崩江墟。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化州: 滨江在 “州南二十四里”。
①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隅,跨金水河。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金花桥在府城中卫大街,旧有坊,今废。即市桥也。”②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北金花镇,跨江安河上。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金花桥在 “
即严关。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严关乡。《明史·地理志》 作 “岩关”。
即马西支线。由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至西佐(即峰峰)。
一作郗。西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春秋初属郑。《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周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有 “温、原、絺” 等十二邑。杜注: “在野王县西南。”
①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海滨。《清一统志·兴化府》: 嵩山 “上有石室,苔纹成 ‘文笔峰’ 三字,宛然如书,刮去复然。旁有石室,俗呼仙姑岩”。②在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五十二里。《清 一统志·青州府一》: 嵩山
在今陕西乾县西北齐南村。《寰宇记》卷31乾州永寿县:齐难故城“齐难即姚兴将名也,屯兵筑垒,在今永寿县西,其南、西、北三面,一如南豳之险”。
即今湖南常宁县西之宜水。《水经·湘水注》: 宜溪水 “出湘东郡之新宁县西南新平故县东……众川泻浪,共成一津,西北流,东岸山下有龙穴,宜水径其下,天旱则拥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于湘”。
清置,属霞浦县。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