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威县

宣威县

①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县西南薛百乡。北魏废。《水经注》 卷40: “马城河又东北径宣威故城南。”

②1913年改宣威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宣威市。1916年直属云南省。1954年改榕峰县,1959年复名宣威县。1994年改设宣威市。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民勤县西南。属武威郡。北魏废。《水经注·都野泽》:马城河“东北径宣威县南”。(2)旧县名。1913年改宣威州置,治今云南省宣威市榕城镇。1954年改名榕峰县,1959年复名宣威县。1994年撤销,改设宣威市。


猜你喜欢

  • 甘泉

    ①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南二里。《清一统志·龙安府》:甘泉“有泉甘冽,岩石上刻‘甘泉古迹’四字”。县旧名石泉以此。②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南,东入洛河。县以此名。《寰宇记》卷36甘泉县:“甘泉在县南岩

  • 伊犁

    ①指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以后至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以前伊犁将军的辖区。其时将军驻惠远城,统辖天山南北路各驻防城,即当时的新疆全境。②指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以后伊犁

  • 乘氏县

    ①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五十里。景帝封梁孝王少子买为侯邑。东汉和帝封梁商为乘氏侯。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废。②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置,属济阴郡。治所即今山东菏泽市。取汉故乘氏县

  • 瑠求

    即流求。指今台湾省本岛。《元史·瑠求传》: “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瑠求相对,亦素不通。” 至元二十八年 (1291) 冬十月,“命杨祥充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礼部员外郎

  • 崇文塔

    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明建。《清一统志·西安府》: 文塔寺 “在泾阳县东南二十里。塔甚高。明刑部尚书李世达建”。

  • 晏么堂镇

    即今安徽泾县东南十五里潘村乡。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晏公堂镇 “在县东十五里石山铺”。

  • 圈糯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九十里谦六彝族乡驻地谦糯。清嘉庆时置圈糯土千总。光绪十三年 (1887) 于此置镇边厅,十八年 (1892) 迁勐朗坝(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小匡山

    亦名小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5:杜田《(杜诗)补遗》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匡山。”《方舆纪要》

  • 景东府

    元至顺二年 (1331) 置景东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辖境约比今云南景东县稍大。《元史·文宗纪》: “云南景东甸蛮官阿只弄遣子罕旺来朝,献驯象,乞升甸为景东军民府,阿只弄知府事。

  • 桐台 (臺) 镇

    北宋置,属阳山县。在今广东阳山县南。《清一统志·连州》 “青龙镇” 条引 《阳山县志》: “桐台镇在县南十里。旧置桐台驿于此。元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