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城县
北齐改北弋阳县置,为弋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隋属弋阳郡。唐初为弦州治。后为光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光州。
古县名。本南弋阳县。北齐时与北弋阳县合并后改名置,治今河南省潢川县。北齐、北周为弋阳郡治。唐武德三年(620年)为弦州治。太极元年(712年)后历五代、北宋、金、元皆为光州治。明洪武时废入光州。
北齐改北弋阳县置,为弋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隋属弋阳郡。唐初为弦州治。后为光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光州。
古县名。本南弋阳县。北齐时与北弋阳县合并后改名置,治今河南省潢川县。北齐、北周为弋阳郡治。唐武德三年(620年)为弦州治。太极元年(712年)后历五代、北宋、金、元皆为光州治。明洪武时废入光州。
北宋置, 属富顺监。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㱔井在 “监东六十三里”。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南茅坪村。《元和志》 卷30麻阳县: “苞茅山,产茅,有刺而三脊。” 《方舆纪要》 卷81麻阳县 “龙门山” 条下: “又苞茅山,在县东九十里。产茅三脊,可以缩酒。相传楚贡苞茅
北宋开宝五年 (972) 改悦城县置,属端溪县。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在广东省德庆县东南部、西江下游北岸。面积221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悦城,人口 4900。 西晋元康年间悦
在今河南孟县南。《方舆纪要》 卷49孟县: 黄河关 “在县南,黄河北岸”。
在今湖北汉川县北汈汊湖内。《清一统志·汉阳府一》:大松湖“在汉川县北十八里,又北二里为小松湖,西接瓜子湖、五湖,北通杨子港”。
在今四川金川县东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懋功厅》: 索乌山 “乾隆四十一年平定金川,大功告成,奉旨与甲索山、金川河并致祭,列入春秋祭典”。
即今山东梁山县东南四十五里袁口乡。《清 一统志·兖州府二》: 袁家口在 “袁家口闸旁。本朝设守备驻此”。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赤云乡南。《方舆纪要》卷71安岳县:石羊城,“《志》云:在县东百二十里。元置县,明初废为石羊镇”。在遗址内,可见厚瓦与基石。
在今山东宁阳县北三十里堽城坝。《清一统志 ·兖州府二》: 青川驿 “旧在县西八里青川村,明成化二年移置于此。有驿丞,今裁”。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明洪武初改为曹滴洞蛮夷长官司。